交谈中,夜金国把“民族团结”挂在嘴边,金句频出,“比如像今天端午节的活动,大家坐在一起,不管你是汉族彝族还是其他民族,坐在一起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说话间,他又招呼着社区的老朋友们跳起舞来。
端午节即将到来,眼前融合多种民族文化的民俗活动,实在令人感到欣喜。在这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移民城市,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各族群众一起庆祝“共同的节日”,成为攀枝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注脚。
“其实在我小时候,刚来攀枝花的外地人就会跟我们一起庆祝节日,这么多年已经很自然了。”52岁的夜金国是攀枝花土生土长的彝族人,一家都住在兰尖社区。在他的记忆里,每逢火把节,各族群众都会围着火堆跳打跳舞,“去年火把节,光我们社区就有近千人参与庆祝。还有人唱歌,有人舞狮,大家聚在一起发挥各自的长处,把氛围搞起来!”
攀枝花市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民族传统节日已成为各民族共同欢庆的日子,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平台和载体。攀枝花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双融合、双促进,不断提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效,增强各族群众“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
位于四川西南部的攀枝花,是一座文化多元、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三线建设”时期,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群众在此汇聚,创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当地常住人口121.8万人,有汉族、彝族、傈僳族等44个民族、10个民族乡。
当天的活动中,攀钢矿业动力厂退休员工钟金荣一直忙着包粽子,并给记者科普,“四川大部分粽子是三角粽,我们包的粽子是方形,叫平安粽,寓意平平安安!”她骄傲地说,无论火把节还是彝历新年,或者端午节、中秋节,“大家就是要借这个机会聚在一起,一起跳舞,坦诚交往,早就是一家人。”
“不论是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还是各民族特色节庆,都是我们共同的节日,居民们都会汇聚在社区内的民族文化长廊共庆佳节,各族文化在交往交流中彼此交融,各族居民也在欢声笑语中团结紧抱,成为‘我们’。”钱林宏说。
优贝体育中新网攀枝花6月7日电(王鹏 汤雁)7日上午,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兰尖社区传来歌声。循声而去,只见身着各种民族服饰的居民正齐声唱歌。眨眼间,又来了一群居民,围着空地跳起了传统打跳舞。忽然,几只大红“狮子”跳跃着来到人群中,不断闪转腾挪。而不远处荫凉的大树下,还有很多居民在打油茶、包粽子……
对此,瓜子坪街道人大工委会主任钱林宏介绍,兰尖社区共有居民4291人,有汉族、彝族、土家族、白族、苗族等16个民族。在开放包容的氛围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齐聚于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