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遗址发现的南宋古沉船,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距今有800多年历史。2007年,“南海Ⅰ号”入驻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上的“水晶宫”,中国水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广州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研究员王芳表示,如果从经济史、科技史、文化史等角度考量“南海Ⅰ号”与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可以看出中西文明互鉴已深深地影响了彼此的经济发展、导航技术、造船技术和生活方式等。
魏峻指出,该考古项目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其与“南海Ⅰ号”考古项目整体打捞、异地保护、迁移式保护理念是一样的,是迁移式保护的新案例和新发展。
苹果6sp越狱软件中新网广州4月28日电 (孙秋霞 刘帅 黄智)在楠枫书院近日举办的“岭南文化新讲第24讲”上,复旦大学二级研究员魏峻分享了“南海Ⅰ号”从发现到打捞考古全过程,“南海Ⅰ号”考古项目领队之一崔勇等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谈。魏峻认为,“南海Ⅰ号”这种迁移式保护,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魏峻表示,“南海Ⅰ号”沉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为研究中国造船史、航海史、海洋技术史提供了全新资料。此外,“南海Ⅰ号”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迁移式保护案例,为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崔勇从事田野考古和水下考古30多年,他认为,“南海Ⅰ号”就像一个文化上的“鲸落”,古人用一种悲壮的方式把各种信息、各种文化打包,放在海底,供当代人考古发现与探索。它支撑了水下考古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并影响了航海学、导航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李庆新认为,“南海Ⅰ号”是海洋文化遗产、海洋丝绸之路遗产中的一个里程碑,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留下一笔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对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完)
2022年11月21日零时40分,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出水,几天之后,这艘沉睡150多年的古船被整体迁移至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安家”。
网友评论更多
69图们y
想给中资控股港口“泼脏水”,特朗普手下却打了广告📼📽
2024-11-24 13:59:58 推荐
187****2503 回复 184****8889:中国,找到一条“拯救世界”之路!📿来自敦化
187****6300 回复 184****7513:“在中国不能只求赚快钱,得看远点”🔀来自珲春
157****7166: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龙井
60和龙600
月背月壤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2024-11-22 08:28:29 推荐
永久VIP:三季度东南亚手机市场:OPPO超三星首成第一,苹果增长34%🔅来自扶余
158****6562:美国务院这个涉中俄机构,特朗普要关闭?🔆来自齐齐哈尔
158****4237 回复 666🔇:英国试图劝阻中资集团关闭英国钢厂🔈来自黑河
62大庆an
英国财相将表态支持自由贸易 向特朗普喊话🔉🔊
2024-11-23 07:13:29 不推荐
伊春ti:菲律宾拟采购美国中程导弹系统🔋
186****7751 回复 159****8471:英国央行降息至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