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为战略引领,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加强海外研究中心的布局建设。在希腊、在法国、在匈牙利、在津巴布韦,先后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中法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和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重要平台。
lol云顶之弈电脑版下载官方下载12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在西班牙马德里联合成立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教育合作,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互鉴谱写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不断拓展与西班牙的教育人文交流,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巴塞罗那大学、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拉蒙尤以大学、庞培法布拉大学以及桑坦德银行等7所西班牙高校以及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多次开展校际互访并签署院际合作协议。学校立足学科优势,与西班牙顶尖高校和机构在人员互访、人才培养、学术对话、学术出版等方面深化互利合作,不断融通中外文化、增进中外文明交流。
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增进国际理解、促进民心相通、推动全球文明交流的基本途径,大学是孕育文明、传承文明、交流文明的先锋,也是沟通差异、贯通认知、汇通理念的高地。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携手成立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致力于成为中国和西班牙教育合作的实践者、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关系发展的推动者,必将为拉紧教育人文纽带、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汇聚起强大合力。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以中心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三大全球倡议”落地走实,丰富和拓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果推动研究中心提质增效,在文明对话中互学互鉴、互融互通,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
怀进鹏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人文交流对话的重要形式,承载着人类文明传承与交流互鉴的重大基石作用。中国古人在三千多年前就认识到美好的事物往往是不同元素的和谐共生。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两所大学的智慧,体现了两国文明交流的基础,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以人文交流厚植友好民意基础的务实举措。希望两校成为中国和西班牙、中国和欧洲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引领者、支持者、推动者,搭建文明和智慧交流的桥梁纽带,把中心建成青年对话之桥、创新探索之桥、共商共建之桥、互学互鉴之桥,共同打造人才培育新范式、拓展科研学术新空间、贡献教育治理新方案、激发文明繁荣新活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教育力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的见证下,张东刚、华金·戈亚许·戈尼共同为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揭牌。
一是密切青年交流,通过暑期学校、海外研学和“双学位项目”等推动两国青年学生开展访学交流、跨文化学习和调研实践,举办青年工作坊和训练营,定期召开两国青年实践成果发布会,促进青年相知相亲。二是深化学术互访,创新实施“求是学者”计划,建立两国中青年学者和学术领袖定期研学互访机制。整合共享优势教育资源,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专题论坛、圆桌对谈等,持续搭建合作共享学术平台,增进学术友谊。三是推进知识创新,围绕全球发展、安全、文明等重大战略问题组建学术共同体,建立各学科重大课题联合攻关机制,设立种子基金项目,推动产出一大批具有思想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国际合作优秀学术成果,扩大学术成果传播力影响力。四是拓展文明对话,深化中国与西班牙文化交流史研究,设立“中国—西班牙、中国—欧洲经典典籍互译工程”,定期编写西语国家文学报告,重点支持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等领域著作互译出版,持续为推动中西文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凝聚教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教育参赞赵伟民,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校长华金·戈亚许·戈尼出席仪式。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安娜·雷伊主持仪式。
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宗旨,以“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使命,以“创新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为动力,致力于打造中国和西班牙青年交往、教育合作、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新平台、新空间、新品牌。中心将在以下四方面重点开展共建合作:
华金·戈亚许·戈尼表示,高校承担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两国一流高等学府,此次强强联合设立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是两校乃至两国合作的全新里程碑,将为中西互学互鉴注入活力。未来,希望两校以中心为平台开展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充分聚合两校优势与资源,不断推进中西学术往来与青年交流,为加强两国语言教学、青年、文化、旅游等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作出积极贡献。
在西班牙期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美术学院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交流互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