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我们开展‘中医药+研学’活动,让学生们感受中医药文化,加深他们对家乡特色文化的理解。”樟树市清江小学校长刘芳说。
“原来栀子花还有这么多吃法,简直不可思议,真是好看好闻又好吃。”在上述栀子花种植基地,置身花海流连忘返的哈萨克斯坦游客萨莎,与现场身穿汉服的当地游客合影留念。
近日,在江西樟树市岐黄小镇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樟帮药工操着铡刀快速起落,白芍被切制成薄如蝉翼的饮片,轻轻一吹,饮片如纸屑般四散飞落,炉火纯青的技艺赢得前来参加“中医药+研学”活动的学生们连连喝彩。
按照药材习性,江西樟树制定生产操作规程,从种苗选择、定植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炮制、储存等各个环节上进行标准化生产,保障药材质量。
刘晓辉介绍说,2023年江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较2019年增长1.25倍,以“定制药园”项目助推中医药标准化程度提升,41个中药材品种开展追溯体系建设。
江西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气候优势,适宜中草药生长。“一屁股坐下去就有18味中药。”当地民众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江西中药材资源的丰富。
澳门新普京在线6月27日,2024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在江西举行,约600位与会中外嘉宾围绕“传承、创新、融合、发展”这一主题,交流互动、分享经验。
“樟树市建立枳壳种苗DNA谱库和采穗圃,逐步完善枳壳种苗繁育质量标准体系,形成从种子种苗、种植、加工到流通使用的中药材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樟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廖春红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我们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得到中医药原料。”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义超举例称,通过生物合成,在大肠杆菌中直接提取天然蓝色素,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在江西德兴市,当地从建成的省级康养百里乡村旅游风光带中精选出33个特色康养旅游目的地,串点成线、串点成链,创新打造3条精品康养旅游路线,形成集食用药膳、热敏灸治疗、温泉康养、生态度假等为一体的康养旅游体系。
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江西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走进这家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的智能数字化生产车间,只见提取、浓缩、混合、制粒、包装等生产工序均由机器完成。
“我们刚开始在生产中主要使用川派炮制方法,后来引入了江西樟树帮、建昌帮的炮制技艺,融合过后提升了产品疗效。”公司总经理陈礼太告诉记者,对中药配方颗粒而言,产品疗效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炮制技艺。
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是中国唯一以“中医药”命名的科创城。近年来,通过引进创新平台,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吸引了一批中医药企业相继入驻。
围绕“赣十味”“赣食十味”等道地中药材,江西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重点是依托赣中道地药材、赣东特色药材和环鄱阳湖的药食同源药材三大药材产区,高标准建设赣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这是江西第四次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上合”热潮下,江西如何把握论坛“溢出带动”效应,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辉表示,江西累计获批9个中医药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1个省部级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I类中药创新药‘枳实总黄酮片’获准上市,当前还有多个创新药在研,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潜力巨大。”
上月,江西樟树义成镇罗港村近五千亩栀子花种植基地,阵阵栀子花香令人陶醉。该基地负责人刘细流笑着说,其一共种了5000多亩黄栀子,2023年产出黄栀子8万千克,产值达100万元。
作为“中国药都”,江西樟树市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誉。通过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樟树市对境内山地进行规划,突出规模化种植,全市规模化种植基地比例达80%。
在江西庐山市庐康中药谷,围绕“中医药+教育”,打造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推出了科普、研学、体验等课程,以文促教、以教补文,吸引周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