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在中秋节时一般要做的三件事情是赏月、吃月饼、提灯笼游行。吉隆坡一些地方会举行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会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非常热闹。新加坡则会在唐人街牛车水、裕廊湖花园、滨海湾花园等地举行中秋庆典。
泰国人称中秋节为“祈月节”,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根据当地传说,中秋“祈月”,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神仙们就会“降福”。
weme.link官网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到唐代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宋代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元旦齐名,在民间广泛盛行。此后中秋节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日益重要。
日本称中秋节为“十五夜”,又称为“中秋名月”。大致在9世纪末10世纪初,即唐朝后期,中国秋夜赏月的风俗传入日本,起初流行于上层贵族之间,后来流传至中下层社会,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与庆祝丰收。与中国人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时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
对海内外中华儿女来说,如今的中秋节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的象征,经过历史的沉淀,它凝结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已传播和影响到中国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地,是全球华侨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也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天涯共此时”,蕴含在中秋一轮明月之中的中国人的诸多美好愿望与浪漫诗意,也早已伴随着那月光被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并认同。(完)
自然和谐的精神。拜月习俗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敬奉,是人与自然的对话,通过拜月、赏月体悟自然与人生和谐之理,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与追求。
管永前,法学博士,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后,美国丹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外汉学和中国学、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等。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当代西方中国学研究》等著作,曾获国家高端智库“优秀成果重大贡献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特别贡献奖。
社会和谐的追求。赏月习俗主要在亲朋好友之间,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明月印证着亲情和友情,集体性的赏月活动是实现人际关系有效沟通的良机,也是达到人与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中秋节更凝聚着中国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创造力,彰显着中华文明独特而持久的魅力。
诗人们将中秋的月亮比作飞镜、宝鉴、玉碗、冰轮、桂轮、桂魄、银轮、金饼、玉盘、蟾盘、玉蟾等。在以中秋为主题的诗篇中,或睹月思人,怀乡念远,如“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或感怀身世,惆怅低沉,如“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或把酒临风,意兴盎然,如“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三五与二八,此时光满时”;还有的把诗歌融入神话之中,在现实中寄予美好的希望,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悬空中的那轮明月,引起了人们无尽的遐思和想象,也建立了今人和古人的情感连接。
阖家团圆的祈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柔和与光明、团圆与和美的象征。中秋节,秋高气爽,花好月圆,全家团聚,有人月两圆的意境,所以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对很多人来说,家庭和睦是完美的人伦境界,阖家团圆美满是共同的心愿。
月儿圆,人团圆,中秋时节话团圆。中秋节是团圆、祥和、吉祥的佳节,蕴含着安康、和谐、和美的价值理念。中秋节之所以历久不衰,至今为世界众多国家所重视和喜爱,主要是其所富含的人性关怀、阖家团圆的文化内涵以及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神。
作为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追求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
虽然各国中秋节名称不同,风俗各异,但都不约而同传达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喜悦、对亲情的重视,寄托着渴望团圆、希望生活美满幸福的愿望。
“中秋节”不仅是中国的节日,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流行。其中既有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也包括远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这个节日寄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怀,凝结着自古以来“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对于很多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无论他们在异乡的土地上生活了多久,血脉里仍然保存着中华文化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