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丰收,离不开“粮食安全”这四个大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年产量仅2000多亿斤。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新中国成立之初5亿人吃不饱”到“进入新时代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还要看到,连年丰收得益于广大农民的努力和奋斗。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耕耘,才让全国人民吃饱饭、吃好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下一步,要继续从农民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比如,在聚焦产业就业、发力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各地不妨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好好珍惜。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战略上看。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毋庸置疑,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与增产难度大并存,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存在。为此,我们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博胜通风设备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深耕“希望的田野”,定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国饭碗”也将装得更满,端得更稳,成色更足。
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就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进一步落实到位。几年前,笔者曾走访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田间地头,探寻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梨树县与科研院所合作,经过联合攻关,总结出适合当地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建立了包括秸秆覆盖、土壤疏松、免耕播种施肥、防除病虫草害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有效保护了黑土层,形成了“梨树模式”。近年来,当地实现农业高产、农民致富,证明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正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网友评论更多
52句容e
刀削面怎么煮不会老⚻⚼
2024-12-03 04:32:47 推荐
187****5784 回复 184****2853:如何评价「冰汽时代2」⚽来自丹阳
187****1872 回复 184****3099:央行表示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来自如皋
157****4769: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启东
67海安941
东北雨姐被曝殴打维权人⛁⛂
2024-12-04 05:51:43 推荐
永久VIP:中企高管遭撕票嫌犯落网⛃来自高邮
158****1677:合肥通报网约车女子亮证事件⛄来自仪征
158****2362 回复 666⛅:我一人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来自兴化
89泰兴sx
“对自己差点吧!”摆脱消费主义陷阱从我做起⛇⛈
2024-12-04 08:06:55 不推荐
靖江fc:夏天才有的蓝天白云⛉
186****4961 回复 159****3788:一人一个珍藏的meme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