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基于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感知设备,设计了一整套建筑物节能降碳的方案,可以通过‘一键响应’实现对空调、照明等楼宇主要用能设备的智能精细化控制。”陈奕说,这次主要是来调试和检查设备的工作情况。
在海珠湿地里的低矮灌木丛中,有不少画眉的鸟窝。因为叫声婉转动听,画眉曾一度成为热门宠物,被大量捕捉,在野外踪迹难寻。
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也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总面积达1100公顷,由湖泊、河流、涌沟、沼泽和果园构成,兼具生态湿地、历史文化、科普教育、观光休闲功能,是潮汐水文特性独特、果树种质资源丰富的“都市果林湿地”。
碳排放管理员是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近日,记者跟随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的碳排放管理员王恒、叶欣,走进位于湖北省汉川市的国能长源汉川发电有限公司火力发电厂,实地体验碳排放数据现场盘查过程。
说起职业前景,陈奕信心满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楼宇节能技术在全国各地的中心城区都可以推广使用,市场巨大。未来的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还可以从源头上引入微电网技术,提供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运营模式及投资回报分析,实现体系扩展和技术突破。”
空调板块的工作情况实时显示,一楼办公室空间一台空调温度为24摄氏度。对照改造方案的要求,办公区域内的空调在夏季要统一设置为26摄氏度。记者点击手机对应的模块,智能空调面板上的蓝色指示灯闪烁起来,空调温度也随之调为26摄氏度。
在陈奕的指导下,记者打开手机小程序的测试页面:巡检、报修、养护等功能模块一应俱全,办公室、学习室、前台等空间划分有序,多功能传感器匹配完成,数据上传正常。
跟随两人在热源集中、相对封闭的电厂里忙碌了一天,记者全身早已被汗水湿透。王恒说,他们需要在每年第一个季度,完成集团公司110多家电厂上一年度的碳排放数据盘查,每天要在电厂里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
换上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和工作记录仪,记者跟随王恒、叶欣来到电厂的燃料智能化管控中心。“请您帮忙调取一下A侧皮带秤从4月1日到4月30日的上煤历史数据。”叶欣对一名工作人员说。他们一一查看、记录和核算每台机组的入炉燃煤消耗量,并对电厂输煤日志记录是否规范、设备有无异常等进行核对。
“为了恢复画眉野外种群数量,我们在湿地里营造了画眉生境,吸引它们来做巢。”范存祥说,“前几年调查时只能偶尔见到一两只,经过多年努力,现在每月调查都能发现近百只,这说明画眉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如今,人们在广州市城区内经常能听到画眉的“歌声”。
“海珠湿地原本是一片果园,有经年累月的人类农业活动痕迹,如何以最科学的方式去修复激发出它原有的湿地功能是一个难题。通俗来说,就是要想办法让湿地里的果树‘多长鸟,少结果’。这和国内乃至世界其他湿地的情况都不同,只能自己去一点点摸索。”范存祥说。
走进滨江区文化中心,低碳楼宇数智管控平台的后台显示:值班室冬季空调温度限制20摄氏度,执行总次数9969次;主楼三层灯光无人时关闭,执行总次数42301次……能源管理大屏上,当日的负荷曲线、近一个月的用电情况、单位面积能耗都清晰可见。通过多次选取气温、场馆使用时长相似日,进行开启和关闭节能措施的对比测试,结果显示空调节能率达到了30%—40%,整体节能率达到10%以上。滨江区文化中心的改造面积为6.3万平方米,算下来每平方米的改造成本只需要15元。
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陈奕在国家电网杭州供电公司先后从事过变电站运维、信息化系统开发、综合能源、科技项目创新研发等多种工作。她工作单位所在的杭州市滨江区,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00多栋楼宇,用电量占比超过全区的60%。企业有节能减排的需求,自己有多年技术积累,陈奕最终成为一名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
“构树是湿地里少有的落叶树,之前我们只知道这个岛上有不少鸟类栖息,但没看到太多鸟窝。今年3月构树落叶后,我们发现了至少上百个鸟窝,而且里面几乎都有雏鸟,十分惊喜。”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正高级工程师范存祥说,每当这种时候,他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我们通过增配物联网覆盖和数字化软件控制系统,实现空调以及照明等设备的远程集中智能控制。”陈奕说,一键响应式楼宇改造“轻方案”,既不会影响正常办公秩序,也不用破坏建筑结构,根据客户的需求,楼宇里的每一个空调、电灯乃至遥控器都尽在掌握之中。
蓬勃发展的绿色职业,契合了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实现“双碳”目标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是我国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动写照,对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碳排放管理员、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等绿色职业的工作场景,倾听他们为美丽中国减碳增绿的故事。
“根据工作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我们还制定了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数智电力节能控制技术导则》。目前,我们牵头制定的相关国际标准也已经成功立项。”陈奕说。
今年5月1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的法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施行,该条例明确重点排放单位“应当如实准确统计核算本单位温室气体排放量”。
到达目的地,摊开图纸,大楼物联网覆盖和设备平台情况一目了然。步入室内,可以看到天花板上的楼宇物联网关正在工作。用手机登录系统,输入指令,墙壁上一个个形似灯光开关的智能物联硬件感知设备便实现了云上互联。
施工中发现网络覆盖费时费力,陈奕和团队设计了一款同时支持串联和网口供电的楼宇物联网关;运维中发现人工管理不便,陈奕和团队打造了低碳楼宇数智管控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决策分析技术,自动对各区域实施不同的柔性调控策略;此外,他们还联合产业单位研发多功能探测器、空调集控器和照明集控器等即插即用的设备……
广东省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鸟儿在构树林中起落,湖面倒映着岛上风景,与远处的高楼城景融合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随后,他们来到电厂的中控室和电子间,仔细盘查和记录电气计量设备和热量计量设备上显示的相关数据。王恒说,发电量和供热量作为配额核定的基础参数,与企业利益直接相关。若企业当年的碳排放量超过碳配额量,需要去碳市场购买超标的额度用于清缴履约;若未超标,则可以卖出富余的碳配额获取收益。
范存祥曾经是一名水务工作者,12年前来到这里工作,见证和参与了海珠湿地从万亩果园到“城市绿肺”的十年巨变,身份也转变为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
“碳盘查是一个复杂、细致的工作,既要交叉核对数据台账,又要查看监测计量设备情况。”王恒介绍,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碳盘查数字化管控系统”,以清单化方式将盘查工作要点嵌入系统中,实现检查要点必查看、附件材料必上传等功能。系统通过轨迹追踪、图像识别等技术方式,进行设备检验核定、数据直接采集、盘查履职监督、核算规范管理,确保核算数据真实完整准确。
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已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对口人才。“新职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包容,比如在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方面,湿地保护修复不是一项实施就能马上看到成效的技术,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多。这是一个必须久久为功才能有成效的职业,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范存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我相信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范存祥发现,湿地修复必须以自然的力量为主。“在人工辅助初步构建生态系统后就应该交给时间,让湿地自然运转、自然恢复。尤其城市内及周边的湿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自然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也更需要耐心。”范存祥说,正因如此,海珠湿地过去10年的修复工作才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仍需不断提升湿地保育区生物多样性水平、更大程度发挥出湿地调节功能等。
“化石燃料燃烧是火力发电厂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叶欣告诉记者,他们需要在现场查看燃料输送、台账记录、设备校验的全过程,并调取系统的底码数据,以完成统计周期内化石燃料的总消耗量溯源和交叉核对工作,最终确认用于计算企业碳排放量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不仅是画眉,这些年来,海珠湿地的鸟类纪录从72种增加到197种,昆虫纪录从42种提升至738种,近两年连续发现两个全球昆虫新物种,均以“海珠”命名。2023年,海珠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08vip体育官方网站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标识了134个绿色职业,约占职业总数的8%。
夯实碳排放数据质量对碳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意义重大。“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自己负责的企业顺利完成核查、复查,通过一轮轮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督帮扶工作完成年度履约,所有的汗水都值得。”王恒说。
来到电厂质检中心的煤化验室,一名技术人员正在碳氢元素分析仪前忙碌。只见她将煤粉包裹在水滴状的锡囊里,放入样盘中,在分析仪中充分燃烧,最后由红外检测器定量分析出其中的元素碳含量,整个过程仅需要8分钟。王恒和叶欣将企业的存证材料与仪器检测的原始数据进行交叉核对,对电厂综合样采制化流程、记录及设备的校准报告进行校核,确保元素碳含量数据准确、流程合规。
“修复湿地是个‘技术活’,既要充分调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人工修复,又要注重给自然‘留白’,让生态系统充分运转。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范存祥说,目前海珠湿地只有8名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未来还需要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