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直播间打着“工厂直发”“工厂实景直播”等口号进行带货,其使用的套路如出一辙——端坐在商品堆中的出镜主播、源源不断传送商品的传送带,给观众营造出一种身处工厂的景象。从零食到日用品再到儿童玩具,这些“工厂直播间”涉猎广泛,不少商品销量惊人。然而,其中不少直播间实际上是被精心搭建而成,其背景可能只是静态图片或循环播放的录播视频,抑或用绿幕抠图等技术合成的虚拟场景。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直播间的背景很有可能是假的,用户在屏幕上看到的工厂流水线,实际上是临时搭建的“伪流水线”,看似繁忙实则是同一批商品来回倒腾,“你以为是工厂直播现场,实际上只是对方精心搭建的‘虚拟工厂’”。
其介绍,某平台带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厂家自营,如果主播拥有货源和工厂,可在平台上开店,直接销售产品并负责售后;另一种是橱窗代卖,没有工厂的主播通过橱窗代销别人的产品,只需直播推广,商家负责发货和售后,主播按销量提成。只要粉丝数超过1000,就可以开通达人带货权限。很多新人就是从这种代卖模式开始的。
“软件应用于无人、半无人、真人直播,以上三套系统可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选择单独或搭配使用。三套系统单独购买都在3500元左右,一次购买后不限时使用,两个软件搭配购买可再优惠几百元。”张先生说。
“这些直播间的目标受众是辨别能力较低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其接收的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很难分辨直播间真伪,一听到‘工厂直发’或‘源头工厂发货’等,就以为性价比很高,迅速下单。”在某直播技术公司工作的岑林(化名)说。
他指出,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使用深度合成技术或人工智能技术完成的作品,如果可能导致公众混淆或者误认,应当进行显著标识。直播间在使用AI技术合成例如工厂车间等虚拟场景时,应确保所传达的信息真实、准确,并主动进行标识,避免误导消费者。
受访专家认为,一些直播间利用“工厂直发”“源头发货”等标语,抓住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引导下单,此举或涉嫌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相关平台应强化技术手段以精准识别、有效应对AI合成但未明确标注的虚拟背景,同时完善信用积分管理体系,明确将未遵循诚信原则、故意使用AI合成内容误导消费者的直播间列入信用积分黑名单,并根据情节轻重实施相应的信用惩处措施,如限制其账号功能、降低信用评级乃至永久封禁等。
有业内人士介绍,从开播留人、促成交易到催单下单,各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语言模板。这些套路不只是吸引人停留观看,还能一步步推动成交。此外,平台对工厂场景的审核相对宽松,使得此类直播间大量存在,一旦流量达到一定规模,主播就可以通过带货佣金轻松获利。
黄尹旭分析,具体来看分为四点:直播带货必须以显著方式标明或者说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直播如果违法,平台、直播间和主播“人人有责”;直播平台有义务帮助消费者维权;违规直播将面临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越是贴近生产流程的直播间场景,越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激发用户的购买欲,采用生产车间或工厂、果园、乡间等场景,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正是部分直播间另辟蹊径,假装生产厂家在车间卖货的原因。”上述业内人士说。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随机选取了20个宣称“工厂直发”的直播间,发现这些直播间采用了相似的话术和布景,却难以提供真实的工厂场景。一旦观众要求其展示真实的工厂场景,他们直接避而不谈或迅速转移话题。
在某品牌折扣男装直播间,一名主播反复强调:“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价格划算,品质保障。”当记者以顾客身份在弹幕中询问“是工厂直发吗”,该主播回应道:“我们家专供各大商场,做男装已经40年了,价格特别给力。”记者进一步要求展示工厂实景时,主播没有回应,客服则以文字回复:“款式太多,没法展示,每款都有实拍图,喜欢就拍下。”
经深入调查,记者发现,搭建一个所谓的“工厂直播间”并不复杂,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借助传送带等道具巧妙伪装,营造出虚假的生产流水线运作场景;其二,通过绿幕抠像、AI合成等高科技视觉特效技术,构造直播画面中的环境背景。
“这种情况下的虚假宣传不仅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更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郑宁说。
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百货”直播间。该直播间背景为家具商品的动态图片,主播只露出下半身,画面呈现明显的抠图效果。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展示真实工厂场景时,主播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反复保证,“每一件都是实拍,所见即所得”。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以“工厂直发直播带货”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用户发布视频攻略,称“在家里就可以搭建工厂带货的场景”。记者以主播新人的身份联系对方,并向其展示多张采用虚拟背景直播的截图,询问能否提供类似培训。对方回复称:“我们提供这种打造场景的软件。开播时只需在大白墙上挂一块绿幕,就能用软件生成逼真的工厂或仓库背景,非常省钱。”
还有部分商家向记者分享了直播间传送带展示效果的实拍视频。视频显示,客户可以采用双面胶将待展示的商品牢牢固定在传送带上,当传送带启动后,商品便会在短距离内循环展示,从而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商品源源不断、持续产出的虚假场景。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就能实现“工厂直播”,看似在工厂流水线上直播,实则传送带只有一小节,旁边可以放补光灯调节亮度,模拟更为真实的工厂流水线场景。
“直播间搭建场景所传达的信息往往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果这些信息是虚假的,或者与实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那么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就可能基于错误的信息,导致权益受损。”黄尹旭说,直播间此举或构成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
他还建议:“如果新人一开始不适合做带货,就可以从搭建直播场景或拍视频切入,这个赛道也很赚钱。只要账号粉丝数足够,商家就会主动找上门,接单带货也会变得轻松。”
在一个香肠带货直播间,一名主播坐在镜头前讲解,其背后的白色背景墙上贴着一张A4纸,上面写着“工厂直卖”。主播称自己正在工厂进行直播,环境不太好。当记者询问能否拍下工厂车间时,对方以正在直播、不方便为由拒绝。
“平台有责任对直播间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方面,应加强对此类直播间的监管,为消费者构建更加顺畅、友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与高效的退款流程,捍卫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黄尹旭说。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输入“直播间传送带展示台”“流水线直播”等关键词,发现有不少专门销售直播间专用传送带产品的商家。这些商家声称,他们可根据客户的商品特性进行个性化的尺寸定制,以满足不同直播间的需求;在价格方面,这些传送带大多在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另一个名为“工厂直发”的直播间则采用了循环播放切肉机切片的动态影像。主播声称这是“河北工厂直发的切片机”,当记者咨询如何证明是工厂直发时,主播沉默了一下,随后跳过该问题,继续回答其他弹幕疑问。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尹旭看来,以“工厂直发”“工厂实景直播”为噱头的虚假直播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并涉及虚假宣传等问题。
记者联系到一家做技术软件解决方案的工作室。其负责人张先生介绍,工作室有三套系统,第一种是如果客户有录播经验,建议用3D语音训练器系统,画面处理起来不难,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可以解决;第二种是如果客户没有录播经验,建议使用基础版硬改模式方案,此方案适合新手,简单易学性价比最高;第三种是如果客户的画面需要有人像露脸还需要对口型,建议用3D视频训练器,上面有超级数字人功能。
pickanapp电脑版下载官方免费版一个卖糖果的直播间,主播被“埋”在糖果堆里,只露出上半身,一边打包糖果一边和观众互动。看着这堆积如山的糖果,就好像来到了糖果屋。有好奇的网友说想看看全景,结果立马就被主播踢出了直播间。
黄尹旭分析,如果直播间搭建虚拟场景的目的是向消费者展示商品的真实情况,且所展示的内容与商品实际情况相符,那么这种展示方式并不构成虚假宣传。但如果搭建虚拟场景是为了掩盖商品的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夸大、美化商品,以误导消费者,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针对当前网络直播带货中存在的虚假宣传等不规范现象,今年7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特别强调了直播带货的透明度要求,明确规定主播必须清晰地向消费者说明“谁在带货”以及“带谁的货”。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也指出,在消费者的传统认知里,一个繁忙而有序的工厂直播画面,往往意味着该品牌在生产管理上的严谨与高效,容易令人将其与商品的高品质、优惠价格挂钩。搭建或生成虚假的工厂场景的直播间便有可能涉及虚假宣传问题。商家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对场景进行篡改或美化,使消费者难辨真伪,从而在误导下做出购买决定。
在记者调查的20个宣称“工厂直发”的直播间,主播普遍使用“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等话术。对于这类直播的核心逻辑,岑林分析道:“消费者只能看到主播展示的一面,无法验证直播背景的真实性。有了这些场景和话术的包装,物美价廉就显得更为合理,因为视觉上就像直接从工厂发货。”
“平台应遵循上述条例规定,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如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对直播间的画面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如果发现直播间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行为,平台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黄尹旭认为,平台有必要提醒消费者,履行好告知义务,同时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要求直播间在使用AI生成或深度合成技术时,必须进行明确标记。同时,平台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违规直播间进行处罚和整改。
“平台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信用积分管理体系,明确将未遵循诚信原则、故意使用误导消费者的AI合成内容的直播间列入信用积分黑名单,并根据情节轻重实施相应的信用惩处措施,如限制其账号功能、降低信用评级乃至永久封禁等,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可信的网络环境奠定坚实基础。此举不仅能够有效震慑潜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还能激励广大用户自觉遵守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良好秩序。”郑宁说。(法治日报)
记者注意到,除了搭建虚拟场景这一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外,还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买回来的玩具、纸巾、零食等,无论分量还是质量都不如直播间展示的那般,明显货不对板。
在一个售卖东阿阿胶的直播间,主播同样标榜“工厂直发”。直播间内,一名男士穿着蓝色防菌服展示阿胶礼盒,旁边有3名同样穿着蓝色防菌服的女士,近景是工人双手切割阿胶的特写镜头。当记者在评论区询问能否拍摄工厂实况时,主播未作回应,而是直接将记者拉黑,屏幕中央弹出“您目前已被禁言”的提示。
记者咨询某商家如何购买传送带,对方在了解带货商品种类后迅速提供了相应的方案:“如果用于零食直播,则可以订购1.5米长、带宽30厘米的尺寸,单台板1500元,双台板1600元。”
当记者询问能否在办公室直播模拟工厂流水线场景时,张先生建议用基础版解决画面,并声称使用其公司生产的软件可以做到“一次录制,无限生成”“视频随机位移+放缩”“完美规避平台抽帧匹配”“画面毫无违和感”。
一名商家介绍,其直播间传送带是“带货神器”,加装的是直播间专用电机,与工业电机不一样,主打静音,运转时只有正常风声,能给直播间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