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已推荐 26 款游戏
TA已推荐 72 款游戏
周兵: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系统的不稳定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复杂多变的趋势和新的时空分布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已经涉及自然环境的广泛领域、渗透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本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900亿元,占GDP比例平均为0.89%,是美国的2倍多;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3.3亿人次受灾,千余人死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偏重、人员伤亡偏大。
到目前为止,尽管梅雨期暴雨强度大,也引发了区域洪涝灾害,或城市内涝,但尚不能称之为“暴力梅”,最多为梅雨期暴雨或极端强降水过程。江南梅雨区局地梅雨量已接近600毫米,具有一定的局域性“暴力梅”倾向。
周兵指出,2024年以来,厄尔尼诺事件处于持续衰减阶段,预计今年夏季后期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尽管厄尔尼诺事件结束,但是厄尔尼诺对今年夏季,尤其是主汛期我国的气候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将面临较高的洪涝风险。
其主要原因,一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天气系统维持稳定。副高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直接深入到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梅雨锋天气系统在江南北部到长江沿江地区稳定少动,因此降雨落区重叠度高、持续时间长,导致出现大范围强降水。二是梅雨锋面系统暖湿气流旺盛,梅雨锋北侧中小尺度强降水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系列对流活动发展“列车效应”显著,导致局地性的降水强度放大,形成暴雨、大暴雨中心。三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次年东亚夏季风系统重要成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阶段性南北摆动与总体位置偏南,使得江南区梅雨、长江中下游区梅雨强度增大。厄尔尼诺奠定了我国“南涝北旱”的格局。
周兵:1951年以来共发生22次厄尔尼诺事件,超强事件3次(1983年、1998年、2016年),强事件1次(1973年),中等强度8次。东部型14次,中部型8次。厄尔尼诺次年夏季,长江流域易出现强降水(1983年、1998年、2010年、2016年、2020年)。历史上梅雨季持续时间长、梅雨量大的年份有:1954年、1969年、1983年、1998年、2016年、2020年等,大部分均与厄尔尼诺次年有关。
今年我国梅雨季节开始时间接近常年,截至6月25日,江淮流域梅雨季节平均梅雨量186毫米,其中:江南区为281毫米、长江中下游为187毫米、江淮区为70毫米。但梅雨量区域性差异较大、入梅后降水强度强、洪涝灾害影响大。
周兵:江淮流域梅雨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梅雨区在我国防汛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关注度很高。中国大陆梅雨范围西自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南端以南岭以北的28°N为界,北抵淮河沿线34°N一带,涉及的行政区域包含了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6省1市。
周兵: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关注江南区梅雨的极端性与暴力度,关注长江中下游区梅雨的进一步加强,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北抬对江淮区梅雨的影响。2024年的梅雨总体以偏强为主,雨情、汛情和涝情在梅雨区域表现得比较突出,防汛压力大。
值得注意的是,梅雨季节是东亚夏季风系统最为显著的天气气候现象,也是我国汛期防汛工作的最为关键时段。江南区梅雨平均开始时间为6月9日,7月10日结束,持续时间31天,平均降水量395毫米;长江中下游梅雨平均开始时间为6月14日,7月16日结束,持续时间32天,平均降水量318.2毫米;江淮梅雨平均开始时间为6月23日,7月14日结束,持续时间21天,平均降水量257.2毫米。
主要原因还是厄尔尼诺的结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大齿轮带动着印度洋齿轮的转动,热带印度洋海表暖温度具有接力作用,由此影响了东亚季风系统的强度,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脊线位置的异常。
我国在应对和防范极端天气问题上尚存在诸多短板,一是应对和防范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二是全社会的应对防范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亟待提升,四是全民预警风险研判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五是气象灾害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综合体系有待完善。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体制机制建设、强化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增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防灾减灾气象应对能力和加大科学普及力度。
梅雨具有锋面降水的性质,锋面附近为暖湿区,冷锋前有一致的西南气流,暖锋前为偏东气流。另外,对流层高层与锋面相关联的3个行星尺度环流系统分别是:副热带西风急流系统、热带东风急流、南亚高压环流系统;与此相匹配,对流层中层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中高纬度短波槽;而对流层低层是行星尺度的西南季风、天气尺度的西南低空急流、切变线以及其上的中尺度波动或涡旋。梅雨锋具有很强的暖湿梯度,同时具有水汽辐合。
周兵:梅雨期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200至400毫米,湖南常德、安徽黄山等局地达500至713毫米。6月24日和25日,长江中下游区雨势猛烈,中央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也是今年来首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及连续红色预警。
针对这些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周兵是国家标准《梅雨监测指标》(GB/T 33671-2017)的主持制订者,也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陶诗言院士关于我国长江流域6-7月“梅雨季节”的论述奠定了梅雨监测指标改进的基础。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在2012年梅雨讨论会上强调:5个站的指标有一定的历史,有一定的作用,也存在发展改进的必要,因此需要重新制定梅雨指标。2017年正式颁布《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GB/T 33671-2017),在中国气象局系统以及水利部、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得到推广应用,由此梅雨研究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媒体与社会公众对入梅、出梅等相关问题的争论也消失了,因为公众认知提高,充分认识到不同地域梅雨开始的时间是不同的,国家与地方气象部门使用的指标是一致的,梅雨问题又是复杂多样的。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的阶段性产物,为东亚地区的独特天气与气候现象,仅发生在东亚地区。每年从六月上旬到七月中旬,为降水量比较多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一般称作“梅雨季节”。这个时期梅雨区气候特点本身就是雨量大、日照时数少、高湿多云以及风力较小。随着季风强度年代际变化和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梅雨环流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u球直播官网篮球当前,我国江淮流域正处于梅雨期。6月24日和25日,长江中下游雨势猛烈,中央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也是今年来首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及连续红色预警。
周兵:《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对暴力梅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国家级及地方梅雨监测业务中,一般将梅雨量不足气候平均值的50%的称为枯梅;超过50%的称为丰梅,也就是“暴力梅”;超过80%的称为“超级暴力梅”。历史上1954年、1998年、2020年梅雨季节梅雨总量均超过八成,甚至1-2倍。
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央气象台对梅雨监测预测和预报预警业务尤为重视。每年在3月汛期气候预测中开展梅雨早期气候预测,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召开梅雨专题预报会商,在5月中旬启动逐日监测,并及时发布江南区梅雨、长江中下游区梅雨和江淮区梅雨阶段性监测最新进展报告和信息,做好梅汛期气象服务,做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基础性和科学性工作。
周兵:梅雨研究和梅雨业务与季风问题一样源远流长,是气候学与天气学中永恒的主题,有神奇和传奇色彩。在不同的年代,经历着变化和各种冲突与争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依据长江中下游5 站(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 逐日降水量资料来开展监测预报。但在进入21世纪以后,长江中下游梅雨呈现得不清晰了,以至于提出非典型梅雨的理念,学术界关于梅雨的讨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厄尔尼诺结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大齿轮带动着印度洋齿轮的转动,热带印度洋海表暖温度具有接力作用,由此影响了东亚季风系统的强度,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脊线位置的异常。”周兵解释说。
1951年以来,中国梅雨季降水量具有明显年际波动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梅雨量以偏多为主,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90年代末至21世纪前十年梅雨量偏少。 2020年,中国梅雨季开始于5月29日,入梅时间较常年值偏早10天;8月2日出梅,出梅时间偏晚15天,梅雨持续时间为1961年以来最长;梅雨监测区梅雨期降水量为780.9 mm,较常年值偏多437.5 mm,为1951年以来第二多,仅次于1954年。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雨。6月24日至30日,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贵州、广西等地有持续性强降水,日雨量一般为大到暴雨,其中,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的阶段性产物,是东亚地区的独特天气与气候现象。每年从六月上旬到七月中旬,为降水量比较多的一个时期,称作“梅雨季节”。这个时期梅雨区雨量大、日照时数少、高湿多云以及风力较小。随着季风强度年代际变化和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梅雨环流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今年入梅后,江淮流域降水出现“暴力梅”倾向。
“极端天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的重要非传统安全因素,未来更加严峻的气候风险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带来重大影响。”周兵说,“人类需要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人类需要更多气候行动,社会发展需要紧急转型”。
...TA已推荐 557 款游戏
游戏版本 V9.6.5 | 大小 52.17M |
系统要求 安卓3.2 | 更新时间 2024-11-25 22:09:56 |
语言 中文 | 开发商 |
适龄范围 12+ |
修复bug
我的总结几点:
1.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12家A股公司积极布局
2.阿里巴巴完成双重上市
3.深夜,美股突现跳水!理想汽车跌超17%,多只中概股大跌!
4.人民币汇率即将爆发
5.“中国红”入场! 中国体育代表团亮相巴黎残奥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