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方案》《“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新材料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每当材料高温成型,这中间几十个小时的过程,团队人员必须轮班盯着,生怕出现一点差错。用上十二分的耐心,材料的成型工艺越来越成熟稳定,“小金猪”在团队的精心喂养下茁壮成长。随即,一个搭乘“航天列车”机会摆在了团队面前。
从新材料、控制软件研发到精密结构车间,无数航天人在各领域发挥着“光和热”,共同演绎着一场团体接力赛,航天员和航天器得以“手可摘星辰”。
这是一项压力容器的研制任务,拿下任务只需要克服两个难点:一个是从无到有的突破,由于这类产品从没用过复合材料,设计参数没有任何参考;一个是材料性能的颠覆,专家认为团队选用的材料不适合缠绕,不可能做成压力容器。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新材料研发承担着推动航天装备升级的重担。几年前,由于技术储备不足,部门的研发成果没搭上航天任务的“列车”。部门研发要何去何从,大家心里都没底。
瞄准现有技术的薄弱环节,考虑到耐高温领域绝对是未来的方向,柯博士认领了耐高温结构复合材料这头“小猪崽”。“干别人没有的,解决下一代产品无材可用的难题。”回忆起当时的决定,性格乐观的柯博士说。
数据显示,我国新材料领域发明专利和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专业技术人才达16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位;国家实验室、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产业化基地等达400余家;2023年新材料企业达165.13万家,产值超过7.7万亿元,约占我国GDP的7%。
业内专家曾分析,未来极具潜力的新材料必须是先进材料,首先它的性能是超过原有或当下材料;其次它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应当是可预见的——与柯博士团队的“小金猪”研发思路不谋而合。这是我国新材料产业支撑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生动缩影。
嫦娥六号、国产大飞机C919、“奋斗者”号、复兴号动车组、天宫空间站、北斗导航、地壳一号……新材料的价值不断凸显。未来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天问三号、“人造太阳”等,也都需要新材料更高水平的“发挥”。
材料学是一片蓝海,耐温性、强硬度、延展度等性能都是一朵朵“浪花”,只有在海浪中踩准合适的浪线,冲浪板才能立得稳。因此,研发新材料并非选择题,而是要饱和式研发。多种材料并行研发的策略,确保至少有一条路线能够成功。
航天科技融合了多个学科和工程技术,集中体现着国家科技发展的综合实力。我国航天技术为何能走在最前沿?有这样一群梦想着“上天”的年轻人,从他们记录新材料研发的“小账本”中,答案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在航空航天之外,新材料技术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和海洋工程等产业中广泛应用,展现出我国新材料研发、制造、应用完整的创新链、产业链。
柯博士说,彼时团队负责人带领大家形成了共识:从多个方向瞄准下一班“航天列车”,就像养上一群“小猪崽”,最壮实的那头肯定能冲出重围赶上车。
多米直播app两个月前的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嫦娥六号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这是中国第二次在月背着陆,此前从未有其他国家在这里软着陆过。
“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柯博士回忆起开始的艰苦,由衷感叹,这只“小猪崽”还是只“小金猪”,养它长大的原材料,价格高昂。
在航天三院306所先进耐高温结构复合材料研制团队的办公室里,挂着一条“初心炙热,铸就航天神剑;匠心磅礴,必成国之重器”的条幅。
两年时间,不断调节成型参数、几百个试样,团队突破了缠绕技术,也支撑起了设计数据输入。一次、两次、三次……“小金猪”的稳定性一步步提高,完美通过了压力试验,又在后来顺利通过了振动、冲击、液压等一系列试验考核,成功搭上了通向星辰大海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