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简称“科经委”)向澎湃新闻介绍,2023年6月29日浦东新区人大表决通过《浦东新区促进无人驾驶装备创新应用若干规定》,规定明确无人驾驶装备是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或者规范,通过智能网联系统完成自动驾驶,执行预定任务的低速轮式装备,在特定道路和区域内的非机动车道通行。
其次,加大区域内无人驾驶装备的监管力度。有了专门的无人装备标识,管理部门可以更容易地追踪和管理无人驾驶装备,确保道路安全。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监管方式。
据“浦东发布”消息,今年7月召开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交警支队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共同颁发了全市首批无人驾驶装备识别标牌,5家企业获证。这是无人驾驶装备在浦东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应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无人驾驶装备正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浦东新区科经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即“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号牌去年3月已颁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上路运营。无人驾驶车辆会依次经历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阶段等阶段,每个测试阶段都会有相应的临时行驶车号牌和车辆识别标牌,目前浦东新区无人驾驶车辆处于示范应用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将进阶到示范运营阶段。
k联赛近日,有消息称,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交警支队颁发了首批无人驾驶装备识别标牌,新车牌设计为淡蓝色与白色结合,牌照开头为地区简称,后面是字母与数字组合,上方清晰标注“无人装备”。
首先,明确无人驾驶装备在发生事故时的责任归属。虽然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全国无人驾驶法律法规,浦东新区通过实施若干规定细则,依法依据为无人装备企业发放识别标牌,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无人驾驶装备在发生事故时的责任归属。
11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某无人驾驶车企获悉,无人驾驶装备识别标牌和无人驾驶车牌完全不同,无人驾驶装备识别标牌不能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目前,上海的智能网联汽车均需依法依规获得测试号牌,并且会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定期更换。
据介绍,2022年11月,上海市人大表决通过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地方性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2023年3月,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实施细则》,为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夯实了法律保障。
然而最近,这一“识别标牌”又在网上发酵,被解读为“无人驾驶车牌”。有的短视频还将识别标牌图片与无人驾驶汽车关联在一起,平台也有了话题词#上海颁发首批无人驾驶车牌。
最后,促进无人驾驶技术应用,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专门的识别标牌有助于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特殊的颜色和标识,有助于传统驾驶员在道路上快速识别并作出相应反应。同时,提高公众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认识和接受度,有助于无人驾驶装备更好地融入公众日常生活。
另据上海市车联网协会发布的《T/SHV2X2团体标准》中配送类低速无人驾驶装备技术要求及场地测试方法,无人驾驶装备指在特定道路和区域内以规定速度行驶,不符合机动车辆定义,无驾驶座(舱),通过智能及网联系统完成自动驾驶,执行预定任务的轮式装备。
浦东新区科经委表示,推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立法规范先行,实行总量控制,有机平衡政府与市场互动关系,搭建无人驾驶产业有序发展框架。同时也要探索建立无人驾驶企业与传统司机群体的就业保障闭环,涉及无人驾驶的相关安全、操作岗位,适度向传统司机群体倾斜。
对于无人驾驶车辆,浦东新区也制定了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与无人装备不同的是,无人驾驶车辆涉及载客,因此,在申请相关临时行驶车号牌和车辆识别标牌上,政府部门把关更为严谨。
记者了解到,目前,浦东新区已有5家企业共17辆无人装备申领到无人装备识别标牌,白犀牛是首批企业之一。11月15日,该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获得识别标牌后,他们的无人物流车才能合法上路,其无人驾驶装备主要是用于网点到驿站的接驳。目前,企业积极拓展无人配送业务,并与快递企业达成合作,为后者提供物流配送服务。
11月15日,澎湃新闻从浦东新区相关部门及相关企业方面了解到,上述理解为误读,无人驾驶装备并不是网友以为的载人汽车,而是指无人配送的低速轮式装备。它和无人驾驶汽车最大区别在于无驾驶座(舱),主要在非机动车道执行预定任务,主要承担配送、环卫、巡逻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