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资助的“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开始,松阳县被确定为整县推进试点县之一,第一批142栋。包括曾荣华的木工、瓦工、泥匠工组合起来参加专家培训,让从事修缮的人认知、认可新的修缮理念。
在“拯救老屋行动”中,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曾调研发现,松阳工匠的平均年龄是55岁。为应对传统乡村建设工匠的老龄化和技艺的流失,松阳县近年来多次举办工匠技能大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也与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培养吸引年轻人参加、从事农房建设工作;对现有的工匠,也进行了文物标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完善理论知识。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长久地留在这个行业,取决于是不是有可持续将手艺运用到实践中的项目。
深入三都乡,在尹源村,我们与修过村里许多老屋的大木工、现在也是民宿老板的曾荣华碰上了头。今年51岁的他,十多年前从杭州回到松阳。他说,曾经在二十出头时选择离开家乡,是因为自己学的木匠手艺在本地找不到活儿。当时大家普遍认为,这种传统手工技艺要被工厂替代。
37wan官网“我们坚持贯彻开放的理念,校园规划设计不仅强调以自然现代的姿态融入河岸环境,更明确设置公共开放空间,整体外观与周边建筑、环境和谐统一。”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不仅将在‘顺义路’设置华东政法大学校门,更规划了游泳池和各类文体设施,建成后将向社区开放, 希望在续写大学文化新篇章过程中,为社区功能提升和城市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我们在西坑村的一个祠堂中见到了丁师傅,79岁的他独自一人进行着大木工的一个个由大到小的步骤。他耳朵不好,对我们的提问只做简短的回答,转瞬又专注于手上的活儿。“手艺比我好的,在四都乡几乎没有。”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有没有夸张的成分,但我想,可能能像他那么专注于一事的、有着所谓“匠人精神”的,多半还是很难受到外界诱惑的人。对年轻人来说,这个事情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
2016年至2022年,“拯救老屋行动”传统村落保护公益项目资助了松阳县内312幢老屋完成修缮。据松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截至2023年年底的统计,这312幢老屋中,后期利用282幢,包括有184幢用于自住,也还有30幢闲置。
在与村民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也有整体将一座老屋交给村集体运营的情况。600多年建村历史的上田村,探索着以集体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乡村振兴模式。在上田村的半岭,我们随着参与公司团建的车辆进了村。即使在这个运营模式下,也在这里也能遇到一些与老屋共生的居民,在楼上进行会务服务的情况下,在楼下起炉灶、打扫、开始一天的生活。
在老屋里商业活动与居民自住并行,也许是最理想的情况。一进院落因为几户人家统一不了意见各修各的,最终风格差异很大的;修好了本要作一定用处却中途搁置、空置下来的;仍在等待新的资金补贴来修缮的……这些老屋存在于在我们这次走访的九个村落中。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莹也在接受采访中表示,面对中低级别的文物,基金会还将持续有资助项目,最快的将于今年年内推出。在新项目的评估中,也将更加关注对房屋修缮完成后的利用计划,和它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
破败的老屋重焕新生,在最为热门的杨家堂、松庄与陈家铺的村庄里,做生意的选择比较多,民宿、咖啡厅、餐厅、书店、农家乐、艺术空间等,网红打卡和多样性的选择构成了外界对松阳的主要印象。
有些老屋拆掉的部件被丢在角落里,房东把它当建筑垃圾。曾荣华看到蛮好玩的,就把它捡回来了。后来,在修完村里“拯救老屋行动”的房子之后,他自修了尹源村家中130多年的老屋。
澎湃新闻记者从华东政法大学获悉,该项目将充分遵循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传承华政园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底蕴,建筑造型简洁,风格现代,整体设计采用院落组合式的设计策略,以“一轴一环”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公共开放空间,整体外观与周边建筑、环境和谐统一,以自然现代的姿态融入河岸环境。
郭为禄介绍,学校积极推进普陀校区的工程进度,该项目建成后,该校区将成为集住宿生活、学习交流、文体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成为提升长风社区功能品质和苏州河民心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成为大学与城市共融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案例,成为展现现代生活示范水岸和“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的最好诠释。五一假期过半,从松阳县城进入三都乡的路途上行车攘攘,出入需要通过班车或者持有来自民宿通行证的车辆。县域旅游是近期热门话题,周边大城市人群对休闲游的增长需求,可能又为松阳增添了许多游客。甚至在县城热门饭店门口,被会被提醒估计需要等位一小时。
想通过拆除改装来改善居住环境,有这样考量的居民,据曾荣华回忆,在修缮过程中接触过不少。“拆掉木板,粉白墙体,光线好一些,但房子就没有味道了。”在紧张的工期之余,曾荣华和团队也花了不少功夫与业主沟通“恢复原样”的老屋修缮理念。
身边的青壮年陆续离开家乡,曾荣华也离开家去了杭州。开过童装店,农贸市场杀过鸡鸭,后来景区酒吧街需要装修,因为有木工的基础,曾荣华又转回了老本行,跟着衢州老板一边做工一精进原来自学的手艺。
2021年以来,在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一江一河”重大工程建设中,华东政法大学积极实施滨水空间改造、文保建筑修缮、绿化景观提升、区域功能调整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项实事举措,长宁校区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第一个主动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历史风貌校园。
在资金之外,古建筑的修缮还面临着工匠队伍年龄断层的问题。因为修缮项目制的性质,不能常年养着团队。项目完成后没有接续的话,好不容易组起来一个十几人至三十人的团队就散了,去干别的活儿了。“这时候我要修缮,就只能再请没培训的人来了,所以就产生了一批一批的培训。”曾荣华告诉我们。
在位置更偏的村庄,跟曾荣华一样把老屋改成民宿的情况更为常见。在毛源村,就有“拯救老屋行动”资助下修好家中老屋,退休回家“养老”的中老年人。这样的民宿招待着城市里来探索村居的年轻旅行者和出行家庭,提供一份远离喧嚣的疗愈。
2011年,曾荣华回村做了村主任。去乡镇开会时得知杨家堂有个“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项目支持的老屋修复找不到人干活,看过图纸后,他有信心,接下了第一个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