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英雄之大爱,用法治为见义勇为“撑腰”,大力表彰、奖励见义勇为行为;解英雄之困顿,积极落实助学、助困、安居等见义勇为专项工程;重英雄之优待,强力推行地铁、公交、景区等对见义勇为人员免票政策;护英雄之平安,加大负伤抢救、殡葬服务等保障力度……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见义勇为工作,注重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英模,多措并举推进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南宁市委政法委履职尽责,将见义勇为工作纳入社会治理现代化范畴一体部署、一体落实,树立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的良好风尚,使之在这座宜居城市蔚然成风。
政策“强肌”,为见义勇为再谱新篇。南宁市大力推行“诚信卡”,见义勇为人员持卡可享受免费乘坐地铁、公交,免收公办景区门票;市属医院就医免诊查费,指定项目年内免费体检一次;行政审批事项、车辆年检、信用信息查询,依法依规优先办理;市直评优评先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推荐等优待政策。
法治“撑腰”,为见义勇为保驾护航。2024年7月,新修订的《南宁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规定》颁布实施,运用地方立法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为见义勇为人员鼓气撑腰。
电竞投注平台对比据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日,有知情人士反映,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和一些被认定为工伤的患者把工伤保险视为“唐僧肉”“取款机”:电脑里显示几十人因职业病住院治疗,实际却只有几个人在病房;吸氧、输液、服药治疗一样不少,氧气却被放掉,输液和雾化用药直接丢进垃圾箱;90余天里就诊104次,且大量开药……
“绝不让英模流血又流泪”,这是南宁市对见义勇为英模作出的承诺。推进立法、保障助学、落实安居政策、解忧助困……南宁市委政法委一步一个脚印,切实把见义勇为各项工作坚持好、贯彻好、落实好。
发展提升,实现新突破。2004年,南宁市在全区率先施行《南宁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以立法形式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2014年,“南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处”成立,见义勇为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最美托举”,这是“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退伍军人许宏伟的特写镜头。2020年6月,某小区居民楼5楼,一名独自在家的2岁女童爬上窗台不慎掉进防盗窗空隙,脖子卡在防盗网上,身体悬在半空中。危急关头,许宏伟徒手抓住天然气管道攀爬至5楼,一手绕着管道固定身体,一手托起孩子长达20分钟,直至物业工作人员破门救起女童,才默默离开。
在全区率先成立见义勇为志愿服务队,是南宁市深化见义勇为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兴宁区朝阳街道等10个街道组建见义勇为志愿服务队,目前队员已发展至500余人。“能为见义勇为事业和平安建设贡献力量,我感到特别开心!”某商贸公司职员黄基勇有感而发。2023年,他成为了见义勇为志愿服务队一员。志愿者与见义勇为人员“一对一”结对子,每月定期走访,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工伤保险基金关系到每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99亿人,同比增加478万人。强力治理工伤骗保行为,一方面,有关监管部门要下大力气从普遍问题入手,严查工伤患者以及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异常行为,清除灰色的收药、售药链条,对于搞“假住院”的机构更要严厉惩处。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实施更科学、更精准的工伤保险管理办法,尽快完善工伤保险和医保的联动互通,确保工伤保险运行在阳光下,真正把“保命钱”用在刀刃上,为劳动者筑牢安全屏障,惠及更多需要的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一座见义勇为英模辈出的城市,“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精神深深根植于绿城大地。30余年来,南宁市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区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见义勇为英模。他们中有司机、保安、教师、农民;有年过七旬的老人,有风华正茂的少年……面对持刀歹徒,他们以身相搏、伸张正义;面对熊熊烈火,他们奋不顾身、英勇施救;面对滚滚江水,他们毫不畏惧、救人于危难。他们坚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的初心使命,用爱心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以平凡之躯行英雄之事,对黄庚有来说已是常事。16年间,黄庚有参与救起群众200多人。2023年,黄庚有登上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
开拓创新,赓续新篇章。2018年,南宁市政府拨付400万元重组南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支持见义勇为事业。2020年,印发见义勇为确认、慰问及困难补助等系列文件。2024年,新修订《南宁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规定》,不断加大奖励、救治、医疗方面保障力度。
南宁市将见义勇为工作与政法、平安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推动见义勇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幅时光卷轴串起南宁市见义勇为事业发展历程。
冲进火海叫醒午睡学生撤离并扑灭明火的廖学泽;跳入水中救起落水孕妇的黄龙、黄泽;进入污水井中救人的李自联、阮章达、黄建强……目前,南宁市见义勇为人员获国家级表彰26人、自治区级表彰56人、市级奖励56人,那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彰显了人间大爱,榜样之光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
专项“护体”,为见义勇为添砖加瓦。勇斗抢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广西见义勇为模范”黄美雨因病去世后,南宁市妥善保障英模“身后事”,为其免费提供殡葬服务,并安排公益性公墓墓位进行安葬,免收维护管理费。了解到其家属及一双儿女生活困难,及时发放5000元困难补助金,同时将家属纳入工会困难职工档案,每季度发放4000余元补助金,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丁祖兰是第六届“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多年来,南宁市给予精准帮扶,让她倍感温暖。“南宁市、良庆区相关部门的同志常来看望我。前几年女儿患重病住院治疗,各级各部门向我们伸出援手,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丁祖兰感激地说。
近年来,南宁市积极落实见义勇为“安居工程”“金秋助学”“扶困助困”等专项工作,共慰问见义勇为人员或家庭1100人次,发放慰问金190万余元;帮扶见义勇为家庭30户次,拨付助困金30万余元;帮助见义勇为人员子女67人次,落实助学金28万余元;解决见义勇为人员或亲属上学、就业、公租房、廉租房等问题50余件;为7名牺牲和6名负伤的见义勇为人员申请人身意外保险赔付金共计465万余元。
从报道可知,工伤骗保主要集中在违规大量开药,以及通过“假住院”骗取生活补助等方面。这些骗术其实并不高明,背后不乏黑手在推波助澜,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灰色的利益链条。四五十人动辄“假住院”一个周期56天,一年住四五次,且每天都在做各种“治疗”,若非医院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同样,像某些患者在90余天内门诊就诊100余次,每次都会开出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各种药品,其背后若说没有一条收药、售药的稳定链条,也很难让人相信。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开展到全面建设、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南宁市见义勇为事业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情的发展道路。南宁市曾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评选活动城市奖”。
从山洪中“抢人”的逆行者让人心生敬意。2021年9月,韦女士带着孩子到武鸣区大明山某景区游玩时被卷入山洪。危急时刻,韦国宏奋不顾身跃入山洪中救出母子二人。爬上岸后,他已筋疲力尽,但人命关天,不能有丝毫懈怠,立即对二人施救,直到民警和医务人员赶到,确认二人脱离生命危险才默默离开。
探索起步,开启新篇章。1991年,南宁市拉开见义勇为工作序幕。经过筹备,1993年,南宁市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登记成立,在机构设置、奖励额度上有了大幅提高。
工伤患者都是付出了健康代价的劳动者,像很多尘肺病人,他们长期受病痛折磨,生活质量并不高。工伤开药全额报销、医疗费用不设限额等,本是为了让工伤患者权益更有保障,而不是用来套利的。至于专业的职业病防治医院为凑患者数和床位数,弄虚作假,串通患者公然行骗,不仅丧失了医者的职责操守,也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和工伤保险基金。
新规定明确,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因长期治疗或者烈士配偶、子女、父母有重大疾病,导致家庭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按照优抚、社会救助相关规定给予保障,见义勇为专项经费给予适当医疗费用补助;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在后续治疗中,享受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等待遇。
南宁的母亲河邕江上流传着“邕江卫士”黄庚有救人的感人故事。2022年10月,南宁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退休返聘辅警黄庚有驾驶冲锋舟在邕江大桥水域巡视,突然发现一名男子落水。情况危急,黄庚有驾船驶向男子,用尽全力将其拉上冲锋舟并安全送到岸边。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主要是为保障工伤职工医疗及其基本生活,是国家和社会对劳动者的补偿,也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可是,工伤骗保案件的发生,实在令人痛心,也再次警醒有关各方,应该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提升监管能力,管好用好万千劳动者的“保命钱”。
自2020年印发《关于将见义勇为工作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工作方案》以来,南宁市以“网格+见义勇为”为抓手,进一步延伸见义勇为基层触角。兴宁区兴东街道网格员了解到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陆爱锋儿子就业存在困难,立即上报,妥善安排,解决其家庭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