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应急管理局表示,请民众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和作业,切勿外出,就近到有防雷措施的安全室内暂避,在家应当关紧门窗。(完)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在行业内掀起新一轮变革浪潮。面对车企的纷纷入局,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公关部部长吴雁冰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强调,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是拼技术实力和产品力。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的国家,集团对在华市场前景乐观,未来在华将有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熊猫直播平台官网中新社广州4月27日电 (记者 王坚)“下午天突然就黑了”“狂风暴雨,还有拳头大小的冰雹”“龙卷风把路边的铁皮都卷起来了”……广州27日下午突发强对流天气,该市增城朱村市场顶棚被冰雹砸穿,广州市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和(雷雨大风)Ⅳ级应急响应于当日15时20分启动。
在绿色化上,现代汽车也早有布局。吴雁冰指出,在氢能源领域,作为全球最早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企之一,现代汽车自1998年开始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并于2013年成功量产全球首辆氢燃料电池车。现代汽车还创立了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HTWO。
记者了解到,27日,因强对流天气影响,在广州郊区的一家具厂的部分厂房屋顶被掀翻;郊区部分街道还有行道树被大风连根拔起。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现代汽车深谙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吴雁冰说,现代汽车未来将推出更多新车型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例如,今年北京国际车展上,现代汽车就带来了IONIQ5 N的中国版车型,展示了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深入理解和本土化战略。
据他介绍,集团计划加大在华投入,扩大电动化产品线,深化本土化合作。例如,目前集团正与韩国南阳研究所、中国技术研发中心合作,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型,计划自明年起逐步上市,至2027年形成完善的专用电动车型阵容,应对市场规模化发展。该报告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依托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联合研制,采集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4000余家海外主流媒体的中英文报道,对近年来中国科幻的海外传播趋势及特征分析得出上述结论。
吴雁冰指出,中国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优势,从半导体芯片到软件系统,从传感器到整车制造,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为智能化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让车企能够推出集成先进科技的智能汽车产品,也让中国车企的智能化创新在全球独具特色。
自2002年起,现代汽车深耕中国市场22载。“面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对在华市场发展有着深远的期待。”吴雁冰说。
其中,关注度持续上升方面,2018年至2023年,中国科幻的全球搜索热度逐年上升,并在2023年达到搜索热度峰值,比2018年高出近37倍。2019年搜索热度相较2018年显著提升,同比增长约689.5%,这与当年《流浪地球》火热上映有关。
现代汽车非常重视汽车智能化。据悉,今年早些时候,集团提出了“软件定义一切”的战略,并计划打造联接性更强的汽车,以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目前,现代汽车已实现首辆商用无人驾驶汽车IONIQ(艾尼氪)5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运营,我们期待早日能将更多智能化成果展现给中国消费者。”吴雁冰说。
这份最新出炉的报告还显示,中国科幻作品海外搜索热度和相关主流媒体报道数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区域国别视角看,北美洲和亚洲媒体对中国科幻关注度相对更高。随着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对外传播的产品形态也愈发多元化,媒体关注焦点也从纸媒科幻文学,拓展至科幻游戏、科幻影视、科幻网络文学等。
目前,广东省气象局已组织专家团队赴现场,初步研判龙卷风强度为3级,属强龙卷,龙卷影响距离约1公里,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
广东省气象局介绍,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良田村附近于27日15时前后出现了龙卷风,距离龙卷风发生点约2.8公里的良田村气象站录得最大阵风20.6米/秒(8级)。
据吴雁冰介绍,在中国,集团建立了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从产品到布局,现代汽车不断完善“全方位氢能解决方案”,并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氢能发展新路线。
“未来,现代汽车还将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力度,深化与多个中国领先电动化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品力的提升。”吴雁冰期待,凭借新能源领域的雄厚技术积累及赢得全球广泛好评的新能源车型,现代汽车未来能继续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据统计,截至27日19时30分,广州多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仍在生效中,部分地区一度启动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吴雁冰表示,中国新能源车企众多,产品开发迭代速度快,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也在迅速完善,有分析预测今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这预示着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前景。他强调,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正迎来拼技术实力和产品力这“两力”的关键时刻。
主流媒体报道方面,2018年海外主流媒体报道中国科幻的相关话题较为有限,报道数量不到200篇,2022年已超过3600篇。同时,从传播效果看,2018至2023年,海外媒体涉及中国科幻的相关报道倾向于中立及正面的态度,这一比例基本维持在90%左右,2022年高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