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嬿:大约90%的ALS患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大家普遍认为,ALS的发病可能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约10%的ALS患者是因为遗传原因导致的。
此外,目前已知的可能与ALS发病有关的环境危险因素有:重体力活动、吸烟、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重金属和农药接触史、蓝藻毒素接触史等。但是这些危险因素与ALS之间的因果联系目前也并不是十分明确。
陈嬿:中国渐冻人脑组织库主要由国家牵头成立。在上海,目前有2名渐冻症患者已经在去世后进行了脑组织和脊髓组织的捐献,还有9名患者与复旦脑库签了捐献遗体协议。
目前在门诊中,我们也会征求“渐冻症”患者的意见,希望他们能捐献脑组织和脊髓组织,为中国渐冻人脑组织库的研究作出一些贡献。
目前在临床上,生存期在5年以上的患者已经超过整个患病人群的20%。其实,无创呼吸机其实很早就有了。我从2007年开始在运动神经元病领域开展研究,那时国外已经在推广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但起初往往作为渐冻症人群后期抢救使用。中国的渐冻症诊疗指南也是在2012年才出版,无创呼吸机就在近五年患者使用得比较多,过去大家往往要等到呼吸衰竭再去使用无创呼吸机,现在使用率的提升也在大大延长这类患者的生存期。
而针对SOD1基因突变的患者,2023年美国FDA还加速批准了Tofesen鞘内注射的基因治疗,这一药物也在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用于一名患者,但这类SOD1基因突变的患者还是相对较少,有些人进展快,有些人进展慢,有人甚至能活20多年,但有人1年就会病情恶化。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渐冻症患者约2.3万例。按照病程2到5年估算,目前全国的渐冻症患者约有6万-10万人,占全球渐冻症患者的10%-20%。
陈嬿:渐冻症作为一种罕见病,治疗很困难,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尽管当前国内外有诸多企业正在开展这类药物的研发,但真正能获批上市的药物仍然不多。
陈嬿:近年来,“渐冻症”人群的生存期总体有所延长,尤其是随着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患者的整个病程多数为3-5年,但也有生存10年甚至30年以上的病例。
目前来说,对于年轻起病或家中有类似疾病的患者,比较推荐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病因,其他大多数患者,一般暂时不推荐基因检测。但随着ALS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基因检测可能会成为获得治疗的前提条件,对于有希望获得类似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基因检测明确有无致病突变。
总体来看,目前,40岁左右确诊的病人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这或许也是跟民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就医意识不断提升有关,来就诊的时间更早了。
陈嬿:在中国有基因突变的ALS患者中,主要致病基因为SOD1、TARDBP和FUS基因突变。随着基因检测成本的降低和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ALS患者接受了基因检测。
2024年6月21日,已经是第二十四个“世界渐冻人日”。“渐冻症”,又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作为一种罕见病,“渐冻症”近年来因为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霍金和网络上爆火的“冰桶挑战”而逐渐被全世界所了解。同时,原京东副总裁蔡磊——一名渐冻症患者直面顽疾“二次创业”的感人故事,经由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广泛传播再次使这一疾病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
永旺国际中心每年的6月21日是世界渐冻人日。这一天也是“夏至”,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寓意温暖炙热的阳光能够融化“渐冻症”患者那逐渐僵硬的身体和心灵。
10多年来,随着社会对于“渐冻症”人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患者诊疗还面临哪些瓶颈?创新药物的研发现状如何?基因治疗是否有效?如何能延长“渐冻症”人群的生存期?对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对话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嬿。
大多患者在50-60岁发病,少数可小于30岁。患者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和肌束颤动,同时可有言语含糊、吞咽困难,进而出现呼吸困难,最终均死于呼吸衰竭或其并发症。
而在基因治疗领域,一款药物正在加速审批状态,一款仍然在临床试验阶段。其中,2023年,苯丁酸钠加牛磺熊去氧胆酸合剂在美国、加拿大被批准有条件上市,但2024年4月,因这一药物的三期临床试验疗效不佳,目前这款药物已经撤市。
此外,适度康复锻炼、心理治疗,佩戴颈托、电动轮椅、眼动仪甚至电子喉(蔡磊曾试用了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改善了发音)、脑机接口等高端科学技术等辅助手段都在尝试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生在做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后,发现肌力减退,反射改变,肌肉萎缩,病理反射阳性等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体征。结合广泛的急性和慢性失神经共存的神经源性损害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并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后才能做出ALS的诊断。肌电图可提供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依据,是支持该疾病诊断最主要的客观检查。
因渐冻症目前病因不明,无法在患者生前或活体上进行组织样本的研究和发现,只有通过建立一定数量的渐冻症患者脑组织和脊髓组织样本库,去研究疾病所导致的病理改变,组织中异常沉积的蛋白质构象改变,进一步帮助寻找致病机制,才能最终更好地推动药物的研发。
需要提醒的是,近来在我的门诊中,中青年人因“恐渐冻症”而求诊的不在少数。在了解蔡磊的发病过程后,很多人过度关注了“肉跳”和“肌肉萎缩”。以为自己经常有肉跳,或者发现局部肢体肌肉萎缩,就担心患上了渐冻症,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
陈嬿:从临床特点来看,大约70%的患者最初表现为某个肢体的无力萎缩,譬如写字握笔无力、“虎口”肌肉萎缩或足趾向上翘困难等,可伴有肢体僵硬、抽筋。大约25%的患者表现为言语含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咳嗽无力。5%的患者是呼吸肌无力起病的,此类患者少见且难以早期诊断。所有症状隐匿起病,此后逐渐加重并波及至其他区域。
目前,国内外批准的用来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的对因治疗药物主要是利鲁唑和依达拉奉。其中,利鲁唑自1996年上市使用至今,现在除了片剂,还有方便吞咽困难的混悬液剂型,国内均有供应并进入多地医保目录;依达拉奉静脉间断滴注6个月的疗法,于2017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ALS的治疗,目前国内也批准了治疗ALS的适应证并进入医保支付。
陈嬿:随着大众知晓度的提升,“渐冻症”就诊人群从临床上来看总体是增加的,也呈现出一种低龄化的趋势。至于高发人群,其实发病人群的年龄跨度很大,我接诊过的病人当中最大年龄的接近90岁,最小年龄的10多岁。
陈嬿:辅助治疗手段非常重要。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吞咽困难时,应尽早进行经皮胃造瘘术来保证营养供给。此外,呼吸功能减退时应尽早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这样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早有临床研究证实这一点。同时,使用的无创呼吸机小巧方便,和治疗“打呼噜”的患者的机器差不多,患者也容易接受和适应,对于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非常有益。
实际上,“肉跳”在周围神经及前角细胞受到刺激时都会出现,不光运动神经元病有,也可以出现在周围神经病及神经根病变中。同时,医学上的“良性肌束颤动”即指生理性的“肉跳”。紧张、焦虑、激动时,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持续活动肌肉疲劳时,大量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兴奋性物质时均可出现,休息或情绪改善后会好转。可能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体验。而且肌电图检查通常可以检测出临床上还没有表现出的下运动神经元的损害,不必总是因疑虑检查是否准确,从而反复地做不必要的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