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自2009年项目实施以来,已连续15年向中西部18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70多个县(区)派出法律援助志愿者25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7万余件,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讲座2.8万余场次,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5.8万余起,为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合法经济利益53亿余元。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周昕)14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指南》提出,精确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分期,赋予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实现的条件,解决了将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关键性问题。
本次启动仪式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办,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已发布《中国应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战略计划建议书》等多项报告书。(完)
资料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复杂、严重智力致残的神经变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至今尚未发现长期有效或可治愈的治疗方法。目前在中国仅有15%-20%的患者人群得到了诊断和治疗,80%以上的病人没有得到过诊治。
经纬体育清晰9月13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24年度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会议并讲话,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明征向志愿者代表授法律援助志愿者旗帜并提出要求,中国法律援助和司法行政英烈关爱救助基金会理事长赵大程主持启动仪式。
2024年“9.17中华老年痴呆防治日”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14日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指南》《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南》《阿尔茨海默病居家筛查专家共识》四份科普报告,覆盖了从家庭筛查、早期预防、精确诊断到系统化治疗。
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相比于传统药物干预,重庆大坪医院王延江教授在《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南》中大篇幅强调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性,指出了如计算机化认知训练、虚拟现实认知训练、游戏疗法和运动干预等非药物干预方式,不仅补充了传统药物治疗的不足,多项临床试验还证实了这些方法能够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预后。
顾秀莲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作为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保障公正司法的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要不断加强政治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项目职责,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让全面依法治国带来更加公平普惠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郁金泰副教授在《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指南》中提出,精确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分期,赋予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实现的条件,解决了将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和多阶段诊断的准确性。推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疗工作进入“精准医学”的新时代。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科主任乔立艳向记者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可以分为临床前阶段、轻度认知功能下降阶段、轻度痴呆、中度痴呆和重度痴呆。“临床前阶段不是一个理论,对患者来说是可以在没有症状阶段就能够诊断的。”乔立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