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lbet贝博在线

 

ballbet贝博在线

⚌ballbet贝博在线⚍     

本案中,公司以业务发展为由对薛女士进行调岗,就调岗后的薪资待遇、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是否发生变化等并未作出合理解释,沟通过程也缺乏必要协商,故公司对薛女士的调岗不具有合理性,薛女士未到新岗位报到仍滞留原岗位的行为不应认定为旷工。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未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薛女士支付赔偿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调岗是用人单位行使管理权的一种方式,但是权利的行使应在合理的范围内,用人单位的调岗行为应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用人单位未就其单方调岗的合理性予以举证证明的,应当承担举证不利的法律后果。

ballbet贝博在线“嘟——嘟”,船长拉响了头顶的汽笛,渝忠客2180号就要停泊了。 7月的上午,太阳炙烤大地。码头上等船的乘客做好了准备。有人把一米长的扁担搭在后脖上,身体颤巍巍的,近百斤的货物就那么离地而起。 把货物撂下后,涂满绿漆的甲板上就多了许多色彩,比如黄色的柑橘、红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还多了不少生气,比如从编织袋里露出脑袋的大公鸡,和它们蹲在一起的是素未谋面的灰鸭子。 这艘渝忠客2180号,上午从洋渡镇出发到忠县,下午返回,30公里的水路走两个小时。这对赶时间的人来说过于漫长,2016年高速公路修建后,坐车只要50分钟。 于是,大批乘客被抢走了,那些到外地务工和上学的年轻人,也走了。留下的,是他们的父辈、祖辈。高速路中途不停靠,沿江公路上又没有公交车,沿线村庄几百名以种菜为生的老人无法告别这条船。 船长秦大益也舍不得船。第一次开船时他18岁,如今已经45岁了。2022年,客船运营连月亏损,撑不下去了,秦大益拍了一些视频,就当做是一场告别。 视频在网上意外走红了。两年来,涌入越来越多的粉丝。他们大多是平均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长江、客船、码头、菜农,这些景观凑成失落的“乡愁”。上午7点20分左右,菜农等待的渝忠客2180号快要靠岸了。新京报记者 黄依琳摄渝忠客2180号 早上5点半,渝忠客2180号停在重庆忠县洋渡镇码头边。把一层的舱门打开后,船长秦大益拎着早餐,登上了二层的驾驶舱。 秦大益今年45岁。1997年的一天,江上大雾,父亲开的船撞上了一条运沙货船,当天晚上就去世了。那一年,他初中毕业18岁,弟弟12岁。母亲靠拉骡子给三峡移民搬家赚钱,微薄的收入不够养活两个孩子。秦大益没别的办法,只能把船补了补,接了父亲的班。父亲弟兄四个都是船长,但到了他这一代,只有他一个还在江上开船。 渝忠客2180号的船身涂着鲜艳的红漆,有两层,一层是船舱,二层是驾驶室和宽阔的甲板,顶上有白色的雷达探测和卫星定位系统。长江上的客渡船都长这样,江边人给起了个名字“小红船”。正是这些“小红船”连起了沿江的一些村庄。 眼下的这条船途经9个站点,基本覆盖了沿线的所有渡口。 始发渡口洋渡是天然形成的深水港,因该地原为洋人洋船休憩停泊之渡口而得名。从宜昌至重庆,这里有洋船出入已有两百年。 这天,清晨的气温是24摄氏度,江上笼罩着一层雾气,对岸云山苍茫。正逢丰水期,洋渡镇原来的码头被水淹掉大半,船不方便靠岸,人们就改道从一旁的坡道上船。 从驾驶舱望过去,一位大爷背着货物正缓慢地走在坡道上,衬衫后背已被汗水浸湿了一半。他的家不在镇上,走了半个小时的山路才到码头。满满的箩筐上还架着一个竹篮,里头铺满青色的葡萄。 大爷刚坐下,葡萄就卖出了两斤。顾客是一位40来岁的妇女,这天她准备带着孩子去县城采买。刚付完钱,葡萄就被身旁的孩子抢去。她一口一个塞进嘴里,边吃边看着江上风景。 风轻轻地吹起女孩的刘海,船开了。早上6点,船驶离洋渡镇,然后会在8点20分左右抵达忠县。 阳光洒在驾驶舱里,面前是开阔的长江,平静到几乎看不出流向。前几日重庆下过暴雨,江水浑浊泛黄,漂浮着上游水域冲下来的树根、木条、泡沫,为了避免螺旋桨被缠上,要小心地避让。 7点15分左右,乌杨街道的第一个码头三条岭到了。码头看起来旧旧的,台阶的棱角已被磨得光亮溜圆,一层只站得下两个人,十来个老年乘客等在码头上。最近下过雨,岸边登船处的淤泥能没过脚踝。曹利芳连忙套上救生衣,上前给行动不便的人搭把手。曹利芳今年43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为了陪在孩子身边,2013年她从广东回乡,和秦大益合伙做起了船生意。多数时候,她待在船舱一层,帮忙售票、靠岸停泊、摆放行李。 上船后,菜农冉瑞平解开麻袋口子,柑橘哗啦一下滚进筐里,她一边和菜农们大声聊天,间或掰开柑橘给大家伙尝尝。 不一会儿,曹利芳来收钱了。冉瑞平掏出背篓底层的塑料袋,展开一层又一层,把票钱数给曹利芳。起点站到终点站的船票要12元,来回24元。但从三条岭到忠县的船票8元,来回成本是16元。 冉瑞平今年70岁,14岁开始卖菜。50岁时丈夫去世,此后她和婆婆,还有丈夫的弟兄生活在一起。兄弟种地,她卖菜。她住在乌杨街道高寨村,走到渡口需要穿越两片竹林、一池水塘、十来条田埂、无数栋废弃房屋,弯弯绕绕地走上一个多小时。这天除了一箩筐的柑橘,她的菜篮子里还塞着空心菜、几个茄子、几把豆角、几根黄瓜,这是前一天她从地里摘来东拼西凑的。 和冉瑞平一同上船的还有七八个老乡,搁在甲板上的除了蔬菜、水果、家禽,还有些其他的。比如,一米多高、装着空塑料瓶的大麻袋,正等着被运到废品收购站换钱。一口崭新的大锅绑在背篓顶上,锅的主人对县上采买的产品质量不满意,想去换一个。 除了几个不赶时间的学生、走亲戚的、赶集的,更多的是卖菜大军。他们基本都和冉瑞平一样,年龄在70岁左右,当天往返,利用回程中间的六个小时去县上卖菜,几十年如一日。有的人住在江边,有的人则住得远些。开船的秦大益和前面开直播的儿子。新京报记者 黄依琳摄 繁华落幕 也是从三条岭码头开始,船上热闹了起来,笑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船上的免费早餐也开饭了,秦大益的母亲和儿子负责给大家伙分发。早餐是一个包子(或者馒头、花卷)、一个鸡蛋和一碗粥。 免费早餐持续了两年。2022年秦大益开通直播后,他开始每天给乘客提供早餐。在此之前,几乎没有菜农吃早餐,许多人到下午回家前,也不过是啃了一个一块钱的馒头,连水都舍不得买。 从甲板上望过去,这天上午运送的果蔬、家禽“行李”只占领了甲板的二分之一。眼下不是人最多的时候,7月并非果蔬旺季,又恰逢酷暑,中午温度常超过40摄氏度,人也就少了一半。就在上个月,甲板上被摆得满满当当,放不下的东西都塞到船舱里去了。在五六月份,也就是果蔬旺季时,最热闹的码头能上来70多位乘客。 7点30分左右,乌杨船厂码头到了。这是一个大站,在2018年以前有多艘船在这一站靠岸,如今只剩下渝忠客2180号。 有那么些年,“船要没了”的消息总让老人们着急,一有“风吹草动”就去向船长核实真伪。 但他们无法阻拦时代的脚步。从前这条航线上有七艘船,人挤人,日日超载。如今只剩这一艘,船舱里的木条凳上都没有坐满人的时候。 在美国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戴维·甘博于1918年拍摄的重庆照片里,还能看见江上千帆竞发的景象。当时的客渡船多是木船,船橹用以拨水前行,船身用竹棚搭起。一张照片里,船的甲板上坐着十位船员,一些人赤裸着上身,个个皮肤黝黑,肌肉健壮。 进入新中国以后,长江客船的黄金时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这段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人们出行的需求陡增。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977年8月30日,长江航务管理局决定增辟8条客运专线。 像秦大益运营的这种私人客船也多了起来。忠县港航事业管理中心运输科科长牟仕明介绍,改革开放后,国家水路运输的政策也开放了,鼓励私人客船自主经营,“许多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长江上,能赚钱就是本事”,牟仕明说。 在秦大益的记忆里,三峡大坝蓄水前,水是浑浊的黄色,水面只有如今的一半宽。那时的水有一种野性的力量,船开快了遇到险滩常会翻船。也因此催生了江上航海家——船老大。他们对水位起落,水下暗礁的分布谙熟于心,每到险峻的江段,要换船老大来开船。 一位年过50的乘客回忆,1992年他去广东打工,买了一张35元的船票,从忠县码头坐到岳阳,再搭乘绿皮火车到广州。他记得那艘船的运营方是当地一家轮船公司,船比渝忠客2180号要大起码一倍,有四层甲板,货物都堆在船顶。 他估计,原本那艘船的负荷量是1000多人,却上了五六千位乘客,船上的乘客只能“见缝插针”,两个座位四个人挤,连船舷上都是人。“船要开几天几夜,航速不超过30公里/小时,就跟骑自行车的速度差不多,但江边的人要出远门,没得其他办法,只能坐船”,他说。 如今繁华的码头已成记忆里的场景,世事代谢,世代依托长江水运为生的人们,生活形态已经改变。铁路公路建设、民航事业发展、小轿车快速普及,以及人们时间观念增强后,几度沉浮之下,越来越多的客船告别了长江。 牟仕明介绍,鼎盛时洋渡镇到忠县这条航线有10条船,全县有72条船。如今,两个数字变成了1和4,都是私人承包。 船到码头了,菜农们背起菜准备下船。新京报记者 黄依琳摄无法轻易说再见 秦大益接手父亲的客船后,也亲身经历了几次转折。2003年,三峡大坝完工前已有大批移民离开长江,去到千里之外。2016年底,又一批乘客不坐船了,洋渡镇到忠县开通了直达高速,省下了一半时间。 这些年,一批又一批进城务工和上学的年轻人也走了。冉瑞平所在的高寨村村干部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村里常住人口3000人左右,其中2600多人都在外打工。她介绍,重庆是劳务输出大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70后打工,他们多在云南和广东。“原先一个组就有一百七八十人,如今三个小组凑起来才210人”,该村的一位队长说。 秦大益也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不少年轻人在村里干农活,坐船卖菜、赶集、出来耍,但进入千禧年以后,很少再见到他们了。这些年来随着忠县招商引资,有不少年轻人回乡进厂上班,但他们多半也不会在家。最后的乘客只剩这些以种菜为生的留守老人。 政府每年会发放农客补贴和渡运补贴,一年能有几万块,最多的一年秦大益拿到过将近十万块。但每个月的油钱就要花去一万八。没开直播前,每天客流量平均才100人左右,常常难以为继。生意最好的时候,每月收入也不过3000元左右。 秦大益的困境也是大多数客船船长的经历。奉节往返巫山的船长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疫情前这条航线还有7艘船,每天上午和下午两班船,每艘船隔一天轮流开。但如今只有一天一班。他只能依靠顺带运送一些货物平衡收入,他随时做好了弃船上岸的准备。至于那些告别水上生涯的船长,有的转开客车,有的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了。 秦大益也不止一次准备离去。有那么几年,他白天开船,夜里开货车,帮人运沙、拉石头到工地上,有时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睡两三个小时后又去开船。撑不下去时,他也有几年离船而去,上岸工作。2013年,同村的曹利芳提出合伙运营。有了合伙人,摊到身上的担子要小一些,船又接着开了。 在曹利芳的记忆中,他们接手这条船时,从洋渡镇到忠县的船还有五条。渐渐变成了三条,为了节省油钱,他们商量换成每天两个时间发车,三条船轮着开,一条船可以每个月休息十天左右。2016年通高速以后,交通运输部传来消息,考虑到生意难做,政府鼓励船家转业,如果弃船上岸,可以拿到一笔船费补贴。那一年,三条中的一条走了。四年后,另一条船没撑过疫情,也走了。 一边是无法离开客船的父老,一边是客流量锐减,曹利芳和秦大益一度为难。他们也经历过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那真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他们都提到当年那艘船可以拿到65万元左右的补贴。而他们最难的时候,每个月亏损几百元,具体是多少,两人都说“不敢细算”。 在那些“船开一天算一天”的日子里,菜农们也在想着“菜卖一天算一天”。 船和他们的生计牢牢地绑在一起。“没有船,我们可怎么办”,一位80多岁的乘客说。七八年前,听说渝忠客2180号要没了,她跑了三次县政府,想问问看,有没有办法能留住这条船,和她一样焦急的,还有沿途300多位常年进城卖菜的老人。 2016年底开通的高速路线方便的只是从洋渡镇直达忠县的乘客。至于那些沿江村庄的菜农出行并未有多大改变,沿江公路虽早已建成,可公共交通又寥寥,大多站点还没通车。 如果不坐船,菜农们得步行至少一个小时到镇上,再坐40分钟的车到县城,还要转公交车才能到卖菜的地点。可是挑着50到100斤的果蔬来回倒腾,时间和票价也翻了一倍,这个办法实在算不得是个选择。 下午两点左右,准备回程的菜农。新京报记者 黄依琳摄意外出圈 转机发生在2022年6月的一天,在渝忠客2180号快要搁成废铁的时候,秦大益拍摄了一段视频,画面里记录了江上风景、甲板上的菜、坐船的菜农和船长的日常工作,谁也没想到这条视频在网上意外走红。 货车司机刘洪涛今年36岁,平日走榆林到成都的拉煤专线,1800公里,22个小时。装货和休息的时间,他会点开直播,每天打赏个100元、200元,每个月花费在5000元左右。老人们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辈。十二三岁时,他也曾跟着父母去镇上卖菜,知道菜农的辛苦。父母今年60多了,卖了一辈子菜。 刘洪涛的心态非常典型。据多位主播介绍,关注人群大多是平均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他们都称从菜农身上看到了父辈的缩影。 另一个原因是对从前生活的怀旧。朴素的农村景象、美丽的长江,还有野生的码头文化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情怀”是人们口中的高频词。一位乘客说,作为长在长江边的70后,他特别能理解这种情绪,“两岸沿江风景总是能带给我们一种深深的眷恋。” 一个40多岁的阿姨带着爱人和孩子,走上渝忠客2180号二层的甲板。一家人倚在栏杆上看风景。阿姨是本地人,常年在浙江打工,回乡是想带孩子坐船体验一下从前的慢生活。她在宁波一家印刷厂上班,每天淹没在繁重的工作里,她会把手机放在工作台旁,屏幕里播放着长江宽阔的江面和质朴老人的笑脸。 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渝忠客2180号的营生暂时保住了,政府部门还准备今年给渝忠客2180号的船身更新换代。 去年秦大益和曹利芳一起被评为“忠县好人”,虽然仍要自负盈亏,但有关部门已经在想办法帮助渝忠客2180号渡过更多难关,大量的志愿者被派往负责清理航道岸线、码头秩序维护、助农帮销等工作。 从前菜农们在忠县下船后,会在码头阶梯上卖菜。有关部门调研后发现,有人在码头上热晕,也有人差点栽倒在江里。为了安全起见,今年5月7日开始,“直销菜农共同的家园”正式开放。售卖点建在一个停车场旁边,由两个长约50米的蓝色顶棚搭成。 上午12点多,把菜卖完的菜农们,前往附近一家爱心驿站吹空调。这间十来平方米的店面是秦大益去年5月开始租的,里头有两排沙发、立柜式空调、卫生间。秦大益从隔壁屋搬来一箱水,分发给大家。 菜农的午饭也常有人请。这天的菜是虎皮青椒、炒空心菜、猪血炖萝卜、豆皮蒸肉、南瓜汤。餐厅老板也开了直播,饭吃到一半,有人买单请菜农吃饭,一人免去了十块钱,老人们鼓起掌来,“谢谢好心人”。 多位菜农说,他们的收入涨了大概一倍。甚至从前那些出于成本、体力考虑不再坐船卖菜的老人们,也挑起担子出来了。据忠县港航事业管理中心统计,渝忠客2180号近两年的客流量涨了一半。听说有人包船,这天的船票免费,菜农们拍手感谢直播间的粉丝。新京报记者 黄依琳摄另一部分乘客的出行也得到了解决。每到星期天,渝忠客2180号会加开一趟船。乘客主要是去县城上学的学生。尽管通了高速,但对于学生来说,乘船的费用能省下不少,加上客车座位有限,许多学生还是选择乘船回学校。如今,这趟加班船也常有粉丝出钱包船,他们希望孩子们能省下钱来,买点书本零食。 一位40多岁的母亲带着儿子上了船。儿子今年18岁,刚刚高中毕业。眼下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母子俩打算回一趟老家,去地里帮助家里的老人收玉米。儿子在一旁睡着了,母亲掏出手机,拍了几张江景。 她从小在水边长大,长江曾是滋养她生命的力量。她想起从前乘船来往县城的岁月,年轻时她常约着几个小姐妹,一起去县城赶集、参加婚礼。这些年她把家搬到了县城,在城里打工、买房、结婚生子,但身后的家乡和家里的父母,仍是她惦念的地方。 航行途中,渝忠客2180号遇到了另一条客船,往返于忠县任家镇和洋渡镇的渝忠客568号。这艘船看起来要更旧一些,船身留下斑斑锈迹,是时光剥蚀下的物证。 站在渝忠客2180号甲板上的一位主播朝对面的驾驶舱喊,“大哥,把音乐放起噻”。不一会儿,一首闽南语的怀旧歌曲在江上响起。 新京报记者 黄依琳编辑 陈晓舒校对 杨许丽本报讯 (记者王伟 通讯员曹宇婷 何逸)用人单位以“业务调整”为由,将劳动者岗位从“主管”调至“专员”,并以旷工为由将其解雇。近日,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这起劳动争议案件,认定公司解雇行为违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调岗通知,薛女士表示不同意调岗,仍在原岗位打卡上班。2022年12月29日,公司认为薛女士不服从公司调动安排,未在规定时间到新岗位报到,属于连续旷工,未通知工会即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关系。

2022年12月22日,公司向薛女士发送《员工调动通知书》,载明“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经公司与薛某平等协商一致,同意将薛某的岗位进行调整,由交易服务部电商客服专员岗位调到物业部客服专员岗位,并于2022年12月23日到新岗位报到”。调岗后,薛女士由主管降为专员,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撰稿:遵化)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16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1501回复 4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娇铭志⚏LV7六年级
      2楼
      唐驳虎:美国4000万贫困人口?不讲标准就是耍流氓⚐
      11-21   来自迁安
      2回复
    • ⚑吉纳LV7大学四年级
      3楼
      10名国民党立委组团访陆 拜会国台办主任刘结一⚒
      11-21   来自武安
      6回复
    • 典南⚓LV2幼儿园
      4楼
      湖北一官员凌晨接上级电话未赴现场在家睡觉 被免职⚔
      11-21   来自南宫
      9回复
    • 涛隆LV1大学三年级
      5楼
      传销“黑名单”,11城上榜⚕
      11-21   来自沙河
      3回复
    • 悠然⚖⚗LV3大学三年级
      6楼
      副市长暗访多次询问 女工作人员戴耳机听歌不理睬⚘
      11-22   来自涿州
      6回复
    • 易晖LV6大学四年级
      7楼
      西纳·洛桑旦贝坚赞活佛逝世,享年81岁⚙
      11-23   来自定州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安徽医卫系统又双叒掀反腐风暴 5个月落马16人#

      脚下乐园

      3
    • #曾为陈水扁绝食的她 为何与蔡英文划清界限?#

      魅力之足

      9
    • #空军:徐勇凌早已退出现役移交地方#

      悠然娇美

      9
    • #西安大学生在外地服毒身亡 家人接到大量催款电话

      发泰禾

      1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ballbet贝博在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