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米乐是料理包10月23日至10月27日,第九届陆家嘴咖啡文化节如约而至。记者近日在活动现场陆家嘴中心绿地看到,这个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的开放式草坪人气爆棚,处处可见排队场景。
千万不要低估大众对咖啡的热情。一杯价格不菲的特调,可以让咖啡爱好者毫不犹豫买单。即使是“路人粉”,也会领着各品牌发的时尚购物袋,在喜欢的展位打卡,身后的陆家嘴三件套,拍出来格外出片。
现场有人认为,贵的主要是咖啡师,普通人不一定喝得出区别。也有咖啡发烧友愿意买单,尤其是品尝海外咖啡。“除去买的豆子,相当于80多元一杯喝‘冠军’冲泡的瑰夏(注:一种埃塞俄比亚咖啡),合算的。”
他们会一边逛、一边观察哪些东西最吸引人。“我们会讨论这家店是否有趣?味道如何?今天人多不多?市场环境如何?”叶先生说,他们会根据定价和人数进行分析,火爆的原因是设计、产品还是专业咖啡师站台?
相比去年,张女士今年看到更多国产糖浆和咖啡,尤其是咖啡豆产地云南和国产品牌的出现让她惊喜。她来了一小时还没逛完,“人太多,排队稍微有些影响体验”。
相比品尝咖啡,另一个“赛道”是领取周边产品。有消费者自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领。“薅羊毛”大多需要消费,有的还得配合宣发,关注店铺网络平台账号。想要喝免费咖啡还想领取周边产品,那得做好准备排长队的心理准备。
现场有很多“冠军”。很多展台各种赛事冠军咖啡师站台,还有人把奖杯拿出来展示。部分咖啡价格不菲,比如主打手冲和combo(组合形式的咖啡)的品牌,最贵的达500元,便宜的也要100元。
有人冲着咖啡来,有人图个氛围。在90后郭先生眼里,陆家嘴咖啡文化节像是大型游乐场,“找一个热闹的地方,大家聚在一起,放松一下”。他告诉记者,咖啡承载着文化和趣味,用现在流行的词叫“情绪价值”,“这个东西比咖啡本身更重要”。
上海的咖啡文化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上海通志》记载,1853年英国人劳惠霖(J. Lewellyn)在上海花园弄一号(现在的南京东路)开的老德记药房,是上海最早售卖咖啡的地方。另据本次咖啡文化节发布的《全球咖啡产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2023年,全国咖啡消费者总数接近4亿人,咖啡年消费量达28万吨,全国咖啡门店总数达到约15.7万家,上海以9553家排名第一。
“又是一年和老朋友们聚聚,去了,喝了,碰了,咖啡行业也开始沉淀下来,越来越好了。”一位打卡过咖啡文化节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评论说。
“毕竟这里每天都有很高的人流量。能赚最好,不赚我们也OK。”一家初创咖啡烘焙品牌的相关负责人Vicky说,他们主要在线上售卖,也在积极开拓线下,虽说咖啡节的场地搭建费用不菲,但他们不愿错过宣传推广自己品牌的机会。
每年来这里的,不仅有咖啡爱好者,还有从事咖啡的业内人士,郭先生和叶先生就属于后者。郭先生觉得,大部分人是带着好奇心来的,好喝或者不好喝因人而异,“大家每天朝九晚五工作,有人可能会更晚,但是大家需要一个地方,偶尔带着消费使命过来玩。”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Vicky的公司大约20名员工,陆家嘴咖啡文化节临近“双11”,他们在仅有的人力中派出五六人参展,“双十一是我们每年销售额最高的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很多人去备货,去发货,去烘焙,包括线上客服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10月25日中午,尽管是工作日,张女士和两位朋友背着大号购物袋,端着还没喝完的咖啡在人群里穿梭。她告诉记者,自己和朋友在上海周边地区工作,这次来是想更多地了解新品牌和口味。
Vicky介绍,他们来自辽宁大连,这次来,看中的是上海的咖啡文化和咖啡爱好者,该地区的顾客消费能力在全国遥遥领先。“我们通过数据看到,江浙沪(客户)最多,其次是深圳、广州。”她告诉记者,即使自己的品牌来自东北,目前线上客户还是来自长三角最多。
上述品牌主理人贺如峯告诉记者,在上海,不少年轻人喜欢喝特调咖啡。他们家的桂味咖啡,会用到新鲜紫苏熬煮的紫苏液做泡沫,里面还会融入柚子、茉莉花、荔枝。一款名叫酸嘢的咖啡也受到了咖啡爱好者的青睐,这款特调咖啡用了广西的腌水果,酸液粉外面有咸辣甜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