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数据‘杀熟’本身的复杂特性,使消费者举证的难度较大,以及缺乏系统规制的法律法规,所以整治该现象的难度不小。”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中国市场经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胡元聪教授表示,应尽快健全算法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算法透明度,规避算法可能带来的风险。针对大数据“杀熟”行为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消费者协会也需要及时跟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新问题,针对算法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规则,以提升规制强度,强化制度约束。”胡元聪说。
“要解决这一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做好对平台的监管。”胡元聪建议,拿出更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措施,促使平台切实履责;有关部门应主动作为,通过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做好相关执法查处。
“之前一直在同一家店铺下单购买文具,后来系统就给我推荐该店铺的商品。”浙江衢州市的张女士反映,一次偶然间打开店铺页面仔细比价才发现,系统推荐的文具比店铺同样功能的商品贵一倍,而且没有运费险等优惠。
集团年会暖场音乐作为高等级会员,搜索同一房型的价格反而比普通会员贵;用更贵的手机打车,容易被高端车型接单;同样是点外卖,老用户的配送费比新用户高……生活中,不少消费者遇到过大数据“杀熟”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深入运用,“杀熟”现象在不同行业出现。
大数据虽然让人们的搜索更便捷,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孟勤国表示,当特定推送算法基于内容推荐、网络结构推荐等要素过滤机制将个性化推荐程度发挥到极致时,也会将消费者推入由算法推送形成的“信息茧房”中,削弱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多元性,间接限制了消费者交易时的自由选择权利。
尽管国家出台了许多法律来保护消费者权益,但由于大数据“杀熟”行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监管难度较大。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尝试新的技术手段来规避监管。“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以实现更精细化的差别定价。”孟勤国说。
网友评论更多
14洪江t
助力中外记者讲好“进博故事”🛢🛣
2024-11-23 06:56:10 推荐
187****9975 回复 184****8144:第18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名单🛤来自冷水江
187****1330 回复 184****5660:第3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来自涟源
157****6278: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吉首
60宁乡932
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篇章——第3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第18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扫描🛬🛰
2024-11-22 04:12:26 推荐
永久VIP:第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广州
158****8842:2024年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名单发布🛴来自深圳
158****9271 回复 666🛵:中国记协公示第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来自清远
76韶关ny
中国记协公示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八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
2024-11-22 17:16:47 不推荐
河源az:重走滇缅路 再叙华侨情(侨界传真)🛹
186****4006 回复 159****1000:关于公示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