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经营异常的原因各不相同,每个破产案件的难点也各不相同,探索“靶向式”诊疗,对症下药,因案制宜、因企施策,才能汇聚各方主体合力,推动有挽救可能及挽救价值的困境企业蝶变重生。
牡丹江中院立即组织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认为两家公司若能合并重整,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资产价值,统筹化解跨区域公司债务难题,使各地债权人得以在统一程序中公平受偿,进而有效实现重整价值。针对案件特点,牡丹江中院和管理人精准施策,最终确定了“整体合并+部分重整”的原则。
与此同时,在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牡丹江中院开拓思维、创新方法,探索引入“预表决”机制,即在重整计划草案的制定中,由管理人就债转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清偿的具体方法进行了预先的说明,并由债权人对此预先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重整计划草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债转股”作为主要清偿债务方式,在重整计划制定过程中进行预表决,较好地保障了债权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从而使重整计划草案得以顺利通过。
重整期间,管理人以上海天合公司与天合石油公司人格混同为由,提出将上海天合公司合并进天合石油公司破产重整案一并重整的申请。
“破产审理工作牵涉面广,法律关系复杂,影响地域经济发展,案件的审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李仲斌回忆,经科学研判,大家认定公司仍具备运营价值,依法推进破产重整是维护各方利益的最优途径。
“在继续营业期间,我们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局面,截至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7.8亿元,实际上缴税金2527万元。”企业负责人介绍说,这有效提振了债权人对重整成功的信心。
面对重整过程中种种疑难复杂问题,牡丹江中院积极与党委政府联系,市委市政府及时介入、主动协调,发挥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作用,由海林市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破产清算组作为管理人,全流程直接参与重整程序。“时任牡丹江市委政法委书记王志刚及海林市政府领导带领我们多次前往北京、哈尔滨等地,推动企业与中国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等主要金融债权人就金融债权处置、重整计划表决等问题进行协商。”海林市营商局局长回忆说,政银互动,为促成重整方案得到各方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在法院的指导下,我们充分考量各方意见,调整了重整计划草案,向债权人提供了现金偿付、债转股、展期清偿、超长期债权等综合性偿债方式,供债权人自行选择。同时,出资人也让渡了所持有的股份,一部分用于债务清偿,另一部分作为执行重整计划的保障。”管理人介绍道,该重整计划创新打造“债权人持股平台”“执行保障平台”两大平台,提出了动态还款机制,成立由政府、金融机构代表、天合石油公司、原出资人4方共同组成的四方监管平台,对天合石油公司资产、经营等状况进行监管,确保各方权益不受损失,为重整计划顺利执行提供保障。
从负债15亿余元、400余名职工面临失业危机,到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终止重整程序,天合石油公司的6年“重生”之路是如何走过的?
牡丹江中院积极探索搭建3大平台推动案件高效审判,一是以法院为中心,搭建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参与的“1+3”工作平台;二是以府院联动为中心,构建以法院和政府相关部门配合的共商共解联动平台;三是以审判为中心,打造集依法办案、办事、开会为一体的专业审判平台。
2023年12月9日,《重整计划(草案)》获各表决组高票通过,牡丹江中院遂于12月15日裁定批准天合石油公司重整计划,终止重整程序,确保企业早日步入正轨。
“挽救企业是破产重整制度的核心价值目标之一,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重整制度的破产保护和破产拯救功能,努力探索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长效保障的机制。”牡丹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韩日强说。
之后,在牡丹江中院指导下,管理人探索开启“自救式”重整,确定通过增加生产经营收入、处置闲置资产等自身经营获利模式进行偿债的重整计划。2019年3月29日,牡丹江中院召开债权人会议,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分组表决,但因部分债权人组不赞同相关条款,草案未获通过。
案件一直没有结果,工资总是拖欠,生活也得不到保障。越来越多的职工表示对破产程序不理解,开始聚集向企业、当地政府、法院讨说法。
天合石油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公司成立十年间,产值从几百万元增长到8亿元,利税从几十万元增长到1.2亿元,常年在石油配件领域位于全国市场前三,掌握专利200余项。但从2016年开始,由于全球油价暴跌、金融机构收贷政策调整等原因,企业生产陷入困境,2017年,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严重资不抵债,债权人向牡丹江中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手机足球游戏排行榜三月,春寒料峭,天合石油公司职工代表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当接过写着“司法公正为企护航 秉公裁决助企重生”的锦旗时,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李仲斌感受到这不仅是400多名职工的感谢,更是天合石油公司生机盎然的未来。
天合石油公司从陷入困境到涅槃重生,牡丹江中院经过6年多的艰辛努力,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焕发生机,有效盘活资产8.6亿元,化解企业债务15.85亿元人民币和128万美元,帮助400余名职工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