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网络游戏中新网成都10月20日电 (记者 岳依桐)文物是珍贵的“历史宝藏”,而地震等自然灾害会造成文物损伤甚至损毁。如何在地震中守护好文物生命线是国际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20日,来自中国、希腊、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近150名中外专家在成都参加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分享内容涵盖中外文物防震技术研究进展、馆藏文物防震风险管理、气候影响下的建筑遗产风险管理等主题。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研究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葛家琪分享了团队的研究成果:针对砖石类和木结构类文物建筑,分别进行建筑损伤预测模型的理论方法研究,提出用于诊断文物建筑本体的关键性能参数的“中医号脉式”方法,研发了文物建筑稳定性能提升措施。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四川阿坝直波碉楼等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中。
聚焦丝绸之路沿线土遗址的保护,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保护研究所副所长裴强强介绍了夯土遗址足尺静动力试验响应的成套测试装置。该装置构建了静动力作用下土遗址多层界面不连续结构稳定性计算模型和评价方法,形成了土遗址夯筑支顶、锚固灌浆、捆扎揽拉的成套稳定性控制技术,为土遗址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吴来明谈道,近年来的研究已形成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理论框架,提出从“地震波+馆舍+柜架+文物本体”4类事件诱因整体管理风险。他认为,需根据不同情况进一步研究细化各类风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和精准的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为风险防范控制提供有效指导。
三星堆博物馆研究馆员、副馆长余健指出,为不同文物进行科学量化的系统性设计和措施配备,提升文物防震安全性能,是实现博物馆馆藏文物整体防震能力改善的重点。比如,三星堆博物馆针对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大型异形文物开展三维数据扫描,基于扫描数据建立三维仿真分析模型开展地震下文物响应分析,从而科学量化进行文物风险评估。(完)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研究员、学艺研究部保存科学课课长和田浩认为,“减损”的概念对于博物馆文物的防灾至关重要,应根据自有经验、实验和预测来减轻地震对博物馆文物的损害。“了解我们面临的风险至关重要。在灾难发生时,事先知道什么级别的地震会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将极大影响最初反应的有效性。”
456.97MB
查看141.62MB
查看12.5MB
查看698.17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40阿图什z
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发布成都倡议🖋🖌
2024-12-04 13:28:11 推荐
187****6393 回复 184****1219:第三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阿拉山口
187****6491 回复 184****8564: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公益慈善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博乐
157****9590: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昌吉
10阜康616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即将举办 精彩亮点抢先看🖱🖲
2024-12-03 19:58:36 推荐
永久VIP:青年骨干记者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在延安开班🖼来自库尔勒
158****7602:中国记协“记者之家”大学堂延安教育实践项目启动🗂来自伊宁
158****5033 回复 666🗃: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来自奎屯
57塔城vm
一图读懂2023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新亮点🗑🗒
2024-12-03 18:04:02 不推荐
乌苏do:二〇二三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
186****4842 回复 159****9278:580余家媒体集中发布2023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