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为了保密起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用暗号进行信息传递。原子弹因外形类似于球形,又称“老邱(球)”“邱小姐”;装原子弹的平台叫“梳妆台”;连接火工品的电缆像头发一样长,叫“梳辫子”;起爆的时间被称为“零时”等。
1964 年 10 月 16 日 15 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中国政府同时发表声明: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的,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为研发原子弹,科学家们隐匿沙漠,默默无闻。“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在接受了秘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后,便离开了家和孩子,来到了新疆的戈壁滩,隐姓埋名长达 28 年。邓稼先的老师王淦昌改名“王京”,在国际物理界消失了数十年。而于敏的工作内容连最亲近的家人也不得而知。
在中国原子城纪念馆,即国营二二一厂旧址,镌刻了 31564 个名字。他们都是将青春奉献在这片海拔 3000 多米高的金银滩草原上的科学家、建设者和工作者。
电子游戏的企划自力更生、隐姓埋名、惊天动地……这项伟大事业的背后,有许多曾经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60 周年之际,我们用 20 个关键数据来回顾原子弹研制背后的重要事实和历史事件。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爆炸产生的蘑菇云上升至约 7500-8000 米高空。这是爆炸威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对爆炸影响范围的一个直观展示。
在原子弹爆发成功后的 7 小时,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才对外公布。这主要是因为科研人员需要通过各种计算方法和测试数据进行周密的计算核实,来确保这是一次真正的核爆炸。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约 2 万吨 TNT 当量。这一威力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投在日本长崎的原子弹相当,足以对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有效地打破了西方超级大国长期以来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氢弹试验成功,中国创造了全球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法国用了 8 年 5 个月,美国用了 7 年 3 个月,苏联用了 6 年 3 个月,而我们只用了 2 年 8 个月,也就是短短的 26 个月,就完成了“两弹”的研制。
科学人员用古老的算盘珠子和每秒钟 300 次的手摇计算机,一天三班倒进行了 9 次反复计算,辅助验证了原子弹方程式,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30 多年间,先后来到马兰基地的官兵和技术人员不下 10 万人。这些默默无闻的“马兰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度隐姓埋名,很少进入大众的视野。
为了确保首次原子弹试验的可控性,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采用塔爆的方式,将核装置放在 102 米高的铁塔上进行引爆。铁塔历经 68 个作业日才安装完成,其高度甚至比当时国内的最高塔广州对外广播发射塔,还要高出十余米。
中国首枚原子弹研制工程被定名为“596”工程。“596”指 1959 年 6 月,苏联以正在同美、英等核国家进行停止核试验谈判为由,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资料。用苏联毁约的时间“596”作为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标志着中国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的决心。
联合国数据显示,1964 年至 1996 年间,中国进行了 45 次核试验。至 1996 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开放供签署的五十年间,全世界共进行了 2000 多次核试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第 21 试验训练基地,也被称为马兰基地,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地方。马兰基地的名字,取自罗布泊荒漠上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马兰花。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一星”不仅是中国重要工程的代名词,更代表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
戈壁滩上,生活条件艰苦,要保障万余人的吃住问题并不简单。为此,基地人员到全国 19 个省、市筹措物资,以供首次核试验所需。1964 年 5 月起,试验始进入了紧张的现场准备阶段,进场后勤保障物资 32000 多吨,技术物资有 1100 多吨,运输车辆行驶里程可绕地球 463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