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已推荐 32 款游戏
TA已推荐 61 款游戏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跟父母去逛各种博物馆,对考古了解得越来越多了。再就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家庭有能力让孩子去追逐自己的梦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了。同时,现在的孩子本身也更有主见,更能去追寻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专业了。
沈睿文还指出,“十四五”期间,各地考古文博相关单位都在增扩编,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因而考古文博类人才缺口比较大,普通高校考古学专业学生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比如,2024年是偶数年,正好是古代建筑专业方向招生。我们学院今年招生50人,就包括考古和古建。大一年级结束后,考古学专业学生可能有一些会选择去读博物馆学专业,还有一部分会选择去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
澎湃新闻:我注意到,钟芳蓉参加的甘肃省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校园招聘,主要面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毕业生。另外,近期还有报道提到,考古学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前景不太乐观。对于一些比较普通的高校的考古专业,考生也可以凭学生热爱去报吗?
我觉得钟芳蓉选择考古专业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与国家经济发展繁荣到了一定程度,考古学受到社会关注有关。这可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社会现象。
北大考古文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我们可能不太会去采取这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但我们每年都在承接国家文物局以及各地文旅局、文物局或者考古所委托我们的培养计划,主要是对他们的一些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老一辈学者用实际经历、经验告诉我们,做研究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只有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就像我们的校友樊锦诗先生,她以“坐冷板凳”的精神一辈子干一件事,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也照亮了别人。
沈睿文:我们这几个专业有自己的基础课,也会选一些其他专业的通识课。比如我们文物建筑跟文物保护专业方面的学生都要选考古学通论。
我们发展这一方向是考虑到,早些年考古发掘是以中国考古为主,但学科发展到今天一定要走出去,做外国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参与国外同行的学术讨论中去。目前,对高校考古学科、对中国考古学界发展来说,都有这样一个趋势,也到了必须走出去的阶段。
沈睿文:其实北大考古专业历年来高分的学生并不少,其中也包括一些省份的高考第一名。比如我们学院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弛教授,当年是河北省文科“状元”。我本人是1991年考上北大考古专业的,我的同届同学里有一位是内蒙古文科“状元”。
我本人当年就是第一志愿报考古的,之后一直这么学了下来。我自己的感受是,考古在人文社会科学里是很重要,特别是在现在重视各种交叉学科的背景下。考古既涉及文科内部的交叉,也涉及文理交叉、文工交叉,并且特别强调团队精神。所以,我欢迎大家关注考古学,也欢迎同学们来报考考古学专业。
比如刚开始时,我们院的老师曾把她安排到我们周原考古基地去做了一个多月的田野挖掘工作,让她了解接触田野挖掘,同时也考察她对商周考古是否感兴趣。但后来慢慢的,她发现自己对佛教石窟考古比较感兴趣。再后来,她将自己的发展中心放在了石窟考古方面,写论文写的佛教石窟考古,田野也是在做石窟考古的调查、测绘,平时自己参观也都有意识在往这方面侧重。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也类似,但它有些自己的特别之处。它是2017年我们学院与北大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共同建设的一个本科阶段的五年制的学科方向,主要做外国考古发掘和研究。从今年开始,我们会把这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送到国外实习。这几年我们也引进了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的教研人员和博士后。
从学考古专业,到从事考古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沈睿文已与考古结缘30余年。沈睿文告诉澎湃新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每年约招收40名-50名本科生,历年来高分报考考古专业的学生都不少,且就业率达100%。
沈睿文:这几年,我们考古文博学院每年招收的本科生大概为40人-50人,生源挺好的。其中考古学专业方向,近几年每年通过强基计划招收20人,另外我们也通过高招统招招收一部分考古学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基本都是高分考生,且他们大都是因为喜欢考古而选择的考古学专业。
沈睿文: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要解决的,就是我刚提到的地方基层考古文博、文化遗产相关人才大量缺失的问题。这个人才缺口目前还挺大的。一些地方的人才培养政策跟以前所说的“定向委培”政策相似。
沈睿文:我觉得要热爱考古,还要能坐得住。适合其他学科的那些特点同样也适合考古。因为科学研究要做出大发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需要有积累,需要日积月累的付出和足够的知识准备,从积累、准备到做出重大成果,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沈睿文:我们学院有5个专业和方向,其中包括考古学专业、博物馆学专业、文物保护专业以及两个专业方向:古代建筑专业方向、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其中,古代建筑专业方向和文物保护专业是隔年招生。
近些年来,我们各学段的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比较牢固,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相关性比较大。像硕、博毕业生,很多都到博物馆、出版社以及一些考古文博单位、相关管理部门就业了。比如去年和今年,我们都有多名硕士毕业生回到省级考古所就业了;博士生基本也是到高校或考古所从事专业相关研究工作了。
我们也要求考古学专业的学生要有一些文物保护、文物建筑的基础认识,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也要跟考古学专业一起学考古知识。所以我们学院内部学科、内部专业方向本身就有交叉。而且我们现在讲究全学科链条的学术训练,从调查、发掘、整理报告,到博物馆的陈设、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以及实验考古。我们对学生的训练都是全链条式的,虽然各有侧重,但也一定要了解现在整个学科的链条是怎么回事。
澎湃新闻:近期有报道提到,今年在一些省份,考古学专业入学即就业,而且带编制。原因是,今年山东、山西、陕西公布了文物全科本科生的公费定向招生计划,在考古学等相关专业下培养。其中山东省明确今年首批计划是招生60名,考生入学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免学费和住宿费,毕业后直接进入本省的市县区级的事业单位,工作不少于5年。负责实施该项计划的,分别是山东大学、山西大学,以及西安文理学院。
沈睿文:也不是。因为她也是在不断成长、不断认清自己的过程才逐步清晰自己的选择方向的。只有尝试不同的专业方向后,你最后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干什么。
谈到钟芳蓉时,作为钟芳蓉本科期间班主任的沈睿文,对她给出了八个字的评价——初心不改、矢志不移。沈睿文说,钟芳蓉比较有主见,比较早就有了毕业后去敦煌工作的意愿,所以她在有保研资格的情况并没有申请保研,而是选择就业,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学习、成长。
沈睿文:由于学生综合素质高,择业面也广,北大考古学专业学生不愁就业,近些年都是100%就业。我们本科毕业生中,每年有百分之六七十读研,还有20%多到国外继续深造,另有10%左右会选择就业。
沈睿文:她确实是有保研资格,但她比较有主见,在保研之前,她就表达了毕业后就业,有可能的话要去敦煌研究院工作的意愿,所以她自己并没有申请保研。她更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学习、成长。
welcome前台背景墙北大考古学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如何?普通高校的考古学专业能不能报、是否面临就业难?哪些学生适合报考古?如何看钟芳蓉选择本科毕业后即计划去敦煌研究院就业?近日,带着这些问题,澎湃新闻采访了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
我身边做考古的朋友,大都做出了大大小小的成就,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大大小小的专家。我没见他们生活上有什么问题、经济出现什么困难。
大家需要清楚的是,我们习惯于看金字塔尖上的那一小撮人,但其实人才有不同层次,基础面上的人才需求也很大。平时有些兄弟院校会找我们去提供一些学科建设建议,在讨论过程中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地方院校要将培养面对当地的考古文博人才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因为地方基层需要更多一线的专业的工作人员,这需要当地的院校来培养。现在一些地方院校在增加考古文博专业,就是因为地方的需求面太大了。
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本科阶段主要还是培养考古、文博和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人才。同时,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北大有学科方面的综合优势,本科教育注重通识教育,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专业基础之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修一些其他院系的课程,从而构建起一个比较庞大的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面会比较广。这种知识结构我称之为“考古+X”,即考古学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的学科交叉学习,甚至也可以去进行跟理科甚至工科交叉的学习,会做一些个性化的研究与学术训练。比如,我们学文物保护的学生就有去化学学习的。
...TA已推荐 257 款游戏
游戏版本 V7.4.1 | 大小 73.89M |
系统要求 安卓4.9 | 更新时间 2024-11-22 19:42:05 |
语言 中文 | 开发商 |
适龄范围 12+ |
修复bug
我的总结几点:
1.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将于3月28日在蓉开幕
2.人民网2023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人员名单公示
3.人民日报社2023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人员名单公示
4.中国记协举办2024年中外新闻界新春联谊会
5.数字技术赋能全媒体传播 首届中关村数字传播论坛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