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过去,中国人早已扔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当北京冬奥会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赞不绝口的“冬奥新标杆”,当国乒女团为中国代表团摘得夏季奥运会参赛史上第300金,当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突破5亿人……体育强国梦与民族复兴梦紧紧相连,照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十年前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时自信而亲切:“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49.7元,这是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3年,这个数据变成了3.92万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约76倍。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对于百年前国家和民族所遭遇的苦难,习近平总书记形容那时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
iapp电脑版下载编者按: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之际,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看中国》特别策划,让我们跟着人民领袖一起致敬可亲可敬的人民,礼赞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发起成立亚投行……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危机面前,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中国倡议,让世界看到什么才是“大有大的样子”。
2021年春天,一张“两个辛丑年”对比图在互联网上刷屏。对比图中的一张照片拍摄于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另一张拍摄于2021年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现场,当时中方正告美方:“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当中国不再需要仰视这个世界,中国也拒绝俯视这个世界。中国平视世界,是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奋斗历程走出的自信。
1932年,刘长春孤身一人出征洛杉矶奥运会,彼时报纸刊文:“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今日中国,是李大钊在沉沉黑夜中憧憬的“青春之国家”,也是方志敏在身陷囹圄时向往的“可爱的中国”。有外媒称,“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
有外媒如此描述中国的发展: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故事,不只是中国人的故事,也是全人类的故事。这些来自世界的声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写下生动注脚:“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
广东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的展品中,有一件是孙中山《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这份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蓝图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付诸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张规划图前驻足良久。他感慨:“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
总书记亦直言:“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这就是自信。”他把“自信”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是文化自信。
王兰花,一位和共和国同龄的老模范。见到总书记,她激动地说:“2016年您来宁夏,说的一句话让我忘不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当时我听了,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国家发展到今天不容易,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