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疏导与中端调解发挥了群众力量,对于一般的矛盾纠纷起到预防化解作用,而后端的“法官诊疗室”就发挥了法律的专业与权威,为群众保驾护航。
依托“法治诊所”“法官诊疗室”等平台载体与基层调解组织深度互动。普兴街道骑龙社区主动对接“法官诊疗室”法官杨皙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以案释法,确保纠纷在法治轨道化解。每月的10日、20日是杨皙到骑龙社区的“坐诊”日,主要工作包括两大类:接待咨询群众,对当事人提前预约的较为复杂疑难的纠纷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现场讲解,答疑解惑。
对此,新津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领各职能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履职、按照法定环节配合,在法治框架内公平合理地解决群众诉求问题,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指导帮助基层培育“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同时,政法机关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并积极推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专业力量下沉基层、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合力推动在法治轨道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要推动各相关部门协同优化“依法调解优先-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途径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解纷流程,规范衔接方式,完善有关解纷手段的司法确认程序,切实增强矛盾纠纷化解整体效果。
2016年以来,在成都市新津区,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治理试验一直在进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里焕发勃勃生机,一个被称为“前中后全链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创新工作方式从这里出发,开始走向全省、全国。2018年以来,省市内外兄弟单位先后有160余批次前来新津考察学习“前中后全链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成功经验。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数千公里之外的成都市新津区安西镇方兴社区,也有一条被当地居民传为佳话的“六尺巷”。
一根链条之所以完整,在于每一个环节的丝丝入扣,在于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的倾情付出,如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一站式”平台建设,也就有了最有力的根基。
新津区充分发掘“新乡贤”力量,还邀请曾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张峻卿组建调解工作室。张峻卿是一名老党员、老军人,从1989年就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平均每年调解的矛盾纠纷达170多件。2011年,退休的张峻卿被新津区司法局金华司法所返聘回调解员的岗位。10多年的时间改变了两鬓的发色,却未改变张峻卿的调解热情。“我们遇到事,都乐意来找张老师评评理。他懂法,为人公正,是信得过的调解员。”群众这样说道。
在完成办案任务的同时,杨皙的“法官诊疗室”在老百姓家门口开展便民服务、巡回服务,创新诉源治理工作。运用“五诊”特色服务工作法,与村镇、社区干部、调解员、网格员等共同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还通过上门提供法律服务,快速妥善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让群众得实惠。
近年来,新津区构建了党委领导下权责明晰、运转顺畅、集约高效的“一站式”解纷体系,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全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面保障辖区和谐稳定。
“蒲嬢,你快来,我们家里出大事了!”8月的一天晚上10时许,已入睡的蒲清书接到一个电话。蒲清书立即拉上老伴赶往求助者家中。原来,一对年轻夫妻因男方赌博而发生肢体冲突。一个多小时后,在蒲清书和老伴的劝解下,男方认识到错误,当场表态“今后坚决不再赌博”,夫妻俩和好了。
成都市新津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机制在前端引导基层组织结合搭建诸如“连心茶馆”“廊桥夜话”“六尺和睦巷”“知心大姐”等特色群众沟通交流平台,同时积极推进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入户上门访民生、问需求,及时发现预防各类矛盾风险;在中端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引导城乡社区普遍建立诸如牟大爷“荷”解室、周嬢嬢“蔬”心室等“新乡贤”领衔的个性化特色矛盾调解组织,让大量矛盾纠纷在群众家门口即得到及时化解;在后端引导政法机关积极搭建起诸如“法官诊疗室”“茶馆说法”等法治服务平台,有力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同时,建立一支574人的调解队伍,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实现诉调、检调、公调、访调、交调“五调对接”,统筹整合网格化服务、公共法律服务、诉讼服务、劳动纠纷等平台资源,构建了“1+8+N”的“一站式”全链条体系——设立1个区级“一站式”多元化解协调中心、8个镇街矛盾纠纷“一站式”分中心、N个村社区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一站式”联调站。
此外,新津区把及时听民声知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作为预防社会矛盾风险的基点,充分依托“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发动网格员、微网格员人熟、事熟、地熟的优势,不定期通过走访入户形式对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在走访过程中以拉家常的方式开展评议说理,在前端设置“减压阀”,及时听取群众心声怨气,对有可能形成或演变成较大矛盾的事件,根据排查情况对苗头纠纷“症状”进行登记造册,通过搭建起的“廊桥夜话”“聊天夜谈”“连心茶馆”等一系列特色平台载体,让群众话有地方说,通过正面引导和心理疏导理顺群众心气,从源头上预防矛盾风险产生。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近年来,新津区从自治、法治、德治入手,夯实诉源治理根基,开出“治未病”的“顺气良方”,成功将许多潜在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全链条”末端的秘密,就在于坚守法治底线,让事有地方断。新津区推动政法力量下沉基层入网进格,主动排查和发现矛盾纠纷;创新“法官诊疗室”,运用“五诊”式特色诊疗服务,包括预约“门诊”、定期“坐诊”、综合“会诊”、个性“巡诊”、日常“义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做实“三所一庭”,实现“一村一民(辅)警”“一村一律师”,通过释法明理,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仅2023年,新津区政法机关开展下沉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服务150余次,覆盖基层群众12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全区矛盾纠纷在镇、村两级得到依法化解,极大缓解了法院诉讼压力。
“服务群众嘛,我少打点牌,人不闲对身体也好。”在蒲清书看来,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是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思想觉悟。蒲清书是新津区普兴街道岳店社区居民口中的“知心大姐”。遇到任何困难或者不顺心的事,社区居民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去社区“一家人、一家亲”工作站找她倾诉一下。
经过多年积极的探索,“前中后全链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已然成形,并成为成都市新津区当下打造区、镇、村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的重要依托。
2021年4月以前,方兴社区居民何某、余某两家人长期因两家房屋间的空地发生龃龉:余家人将空地种上各种蔬菜瓜果给何家人进出造成不便,何家人则针锋相对地在此堆放大量垃圾。两家人谁也不肯让步,怨气在一次次扯皮中逐渐升级。方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矛盾纠纷排查中发现此事后,主动将两家人邀请到一起面对面调解。经过多次调解,两家人化干戈为玉帛,并主动提出将这块空地打造成小区居民的公共休闲空间。打造完成后,两家人还主动在自家阳台种植绿植美化环境。
近年来,成都市新津区做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广泛吸纳“五老”“两代表一委员”等基层“新乡贤”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当地德高望重以及熟悉情况的优势,依托村级综治中心建立起“牟大爷‘荷’解室”“杨三哥工作室”“周月英工作室”等一大批基层个性化特色矛盾调解组织,让大量矛盾纠纷在群众家门口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同时,在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管理、医疗纠纷等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建成15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发挥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主观能动性,推动矛盾纠纷在专业领域内得到妥善解决。
原新津金华镇(现普兴街道)9个村集中安置在岳店村,跨村跨组集中安置后,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各类诉求和矛盾纠纷突出,急需做好源头疏导,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第一时间想到了已经退休的原七大队妇女主任蒲清书。于是,蒲清书临危受命“重出江湖”,搭起一张桌子开始接待群众。
澳门金沙贵宾会网站“前中后全链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因地制宜的一个典范,也是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探索社会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
如果说“前端抓疏导”是对当事人进行动之以情的心理抚慰,那么“中端重调解”就是对纠纷进行晓之以理的理性评判,不仅让群众的心里话有地方说,也让群众的理有地方评。相比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让百姓感觉更有温度,也更能接受。
2023年4月,宝墩镇宝墩村7组村民任某在做树木砍伐买卖时,与本村10组村民张某发生矛盾。双方争执不下,于是一起到“胡老根调解室”进行调解。“胡老根”是宝墩镇宝墩村退休干部胡根全,退休前从事了多年的综治维稳工作,调解经验丰富。胡根全安顿好双方情绪后,耐心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张某两年前将自家的两株树木卖给了任某,当时议定价格是6000元,任某砍了一株并付了2600元后就没再砍。此前任某一直在外地,张某便暂时作罢。年初,任某回家后,张某便催促任某尽快来砍。但任某以忙不过来为由,提出不要树木了,让张某自行处理。张某认为任某当初没有支付完树木款,要求对方再支付2000元,双方因此产生纠纷,一时谁也不服谁。
该机制发轫于2016年,在巩固以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级各类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合力,构建起“前端排忧疏导、中端调解矛盾、后端定分止争、全局促进和谐”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格局,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成都市新津区“前中后全链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不仅有效地预防了矛盾产生,也提高了矛盾解决的效率和质量。新津区的探索,不仅为当地居民创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也为其他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社区的守望者,每一个人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
分一个组、谈一次心、建一个群、吃一顿饭、帮一次忙、当一家人……2018年起,以“六个一”为基础的成都市新津区“邻里守望”活动,重塑了互知互敬互帮互助的“一家人·一家亲”新型社区邻里关系。截至当年年底,该区各城乡社区开展“邻里守望”活动120余场次,组建“五个守望热心人”队伍200余人,收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600余个,并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名。
在调解员的岗位上,现年70岁的蒲清书不仅解决了邻里纠纷,排解居民的生活焦虑,甚至当起了“红娘”,牵线搭桥助人解决终身大事。她真心换真心,和群众的关系近了,工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当群众的“知心大姐”仅仅一年,蒲清书就与社区群众交心谈心近3000次,心理疏导和调解案例达800余例。在她的努力下,岳店社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量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