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锦华声音有些沙哑,连续几天的门诊显得很疲劳。自暑假以来,“学习困难”门诊所在的精神心理科门诊量显著增加,既有上海本地家长儿童,也有从外地赶来的。
“晚上12点卡着点挂,卡不准挂不上。”家长郑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一个月前“卡点”挂上了儿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她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教师反映她儿子上课不认真,好像听不进去,让她带儿子看看。郑女士是浙江嘉善人,来上海很方便,便在暑假带儿子来求医。
考虑到暑期就诊需求大,复旦儿科医院也在想办法增加号源、开设夜门诊,让更多患儿能挂上号。“科室医生毕竟就那些,增加号源的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兼顾医生的健康和状态,确保门诊质量,建议错峰就诊。”孙锦华说。
近年来,“学习困难”门诊成为热门话题,澎湃新闻此前就曾关注报道这一现象。其实“学习困难”并非来自医学的诊断术语,而是一种通俗理解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
“暑期门诊量增加,我们科室的医生几乎每天都得加班到很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孙锦华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而学习障碍则源于认知功能缺陷。孙锦华说,这种疾病以神经发育过程的生物学异常为基础,可继发或伴发行为或情绪障碍,往往这种学习困难需要教育和训练,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多学科合作,来促进其学习困难症状的改善。
“如果确实存在特定性的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等,我们会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开展系统、科学、规范的治疗。”他说。
“在门诊中,一般以6~12岁学龄期孩子居多,也有幼儿园甚至更小的孩子,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懂得这方面的知识,这是一件好事,但家长们也不要草木皆兵。”孙锦华说。
通常患儿到了“学习困难”门诊,医生首先要评估和分析背后究竟是哪种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诊治,常常需要医教结合共同诊治。
球探网007足球即时比分7月25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设在该院精神心理科的“学习困难”门诊又迎来一波家长和孩子。该院“学习困难”门诊每周四下午开放,记者查询看到,截至8月22日(周四)的所有门诊号都已约满。
孙锦华认为,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后,家长首先不要过于紧张,学习能力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孩子处于发育期,有的会赶上来的,有的孩子只是调皮捣蛋,适应一段时间就进步了。但如果孩子的“学习困难”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行为干预效果不佳,家长可考虑带孩子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评估。
在医生看来,经过规范的诊治,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专业的教育训练等综合干预,大部分“学习困难”患儿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有的孩子甚至从“学渣”逆袭成“学霸”。
他说,在限制号源的情况下,目前该院精神心理科连续几月的月门诊量超过4200人次。学习困难、多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专病门诊量均处于高位运行,基本都是约满的,临时还有加号。一名医生一天可看50多名患儿,常常晚上七八点才能下班,加上加号,有的要看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
据孙锦华透露,近期门诊中发现一个趋势,各种情绪问题导致的“学习困难”患儿有所增加,“这部分占比在二三成”。情绪问题会造成个体学习动力不足,抑郁情绪也会引起学生思维反应慢,没有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及时诊治,时间长了学生会出现明显学习成绩下滑。还有一些患儿,存在特定的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方面的原因。
孙锦华表示,儿童青少年“学习困难”,除了个体学习动机不足和学习态度差等原因,还可能是由于个体存在神经发育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定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和其他一些精神障碍、家庭教育中的不良环境等许多因素所造成。
比如,小时候没有及时发现和科学干预,常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功能,包括相应的学科成绩。孙锦华说,这类障碍不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视力、听力、运动、智力、情绪等障碍,或者缺乏教育、对学校教学的不适应所致。
孙锦华说,精神医学诊断标准上,与“学习困难”最接近的实际上是“特定性学习障碍”这个诊断单元。它包括特定性的阅读障碍、书写障碍、数学障碍、混合性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等。这些孩子虽然智力正常,但在某项特定的学习能力方面如阅读能力、书写能力、数学能力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育落后。
他接着说,“学习困难”这个综合征,除了特定性的发育性学习障碍外,还有一些是由于个体可能是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等疾病造成的。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效果比较好,症状容易改善;而精神发育迟缓则根据病情轻重,主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治疗。